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3-03 08:22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办好营养与健康课堂
组织学校做好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将“营养与健康”关键要素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大纲。丰富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资源,在相关教师培训中强化青少年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等知识内容,提高参训教师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促进正确认识儿童超重肥胖,同时避免对肥胖儿童的歧视。
改善学校食物供给
培训学校和供餐单位餐饮从业人员,学校应该配备专(兼)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可以聘请营养师,结合辖区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营养供餐实际情况,推进天津市地方标准-《中小学学生餐营养指南》(DB12/T-2019)的实施,逐步优化学生餐膳食结构,因地制宜地提供符合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的食物,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及适量鱼禽肉蛋奶等供应,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同时,落实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对学生餐的营养和安全进行监督。
开展特色活动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持续开展“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结合当年活动主题及宣传口号,在校园及学生群体中大力倡导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预防肥胖等健康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深入大众群体,营造健康氛围,唤起大家对青少年肥胖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重视。
融入幼儿园及中小学常规教育
将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超重肥胖防治知识融入幼儿园及中小学常规教育,有计划地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保证学生在校身体活动时间。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各校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
正常天气情况下,幼儿园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多样化发展。
学校加大宣传教育,形成家校合力。结合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利用校园内宣传橱窗等途径进行“减糖”相关健康知识普及;学校内不允许设零食售卖点;学校不得供应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菜肴中逐步减少添加糖使用量,降低学生在校期间添加糖使用量。探索在卫生健康部门支持下,为处于明显肥胖的青少年学生制定相应的群体性干预方案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实施。
加强孕期体重管理
将营养评价、膳食和身体活动指导纳入孕前和孕期检查,开展孕妇营养筛查和干预,促进孕前维持适宜体重、孕期定期监测体重,预防孕期体重过度增加或增重不足。
加强儿童青少年体重管理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加强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科学喂养(合理膳食)知识普及、技能指导和个体化咨询,定期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
加强幼儿园和学校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校医或保健教师(卫生保健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做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监测,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加强肥胖儿童干预
指导支持学校和家庭通过合理膳食、积极身体活动和心理支持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体重管理。鼓励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求为超重肥胖儿童提供个体化的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肥胖合并疾病的儿童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
加强肥胖防控知识技能普及
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健康课堂等平台,开发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方式,广泛传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身体活动指南、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相关健康知识,向全社会普及科学的、可操作的肥胖防控知识。加强科普宣传监管,避免误导性信息传播。
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标签能力
鼓励企业在预包装食品上进行“低糖”或“无糖”声称,加强宣教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
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健身步道、骑行道、体育公园和多功能运动场地的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支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儿童青少年开放。鼓励具备条件的运动场所为儿童青少年免费提供充足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