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做目标明确善于调动教师的领路人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3-12 08:32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常用的管理模式就是建立健全各种完备、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各种计划、职责的落实、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工作安排、常规检查、定量评价等等。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的发展。面对新的教育形式的挑战,校长的角色定位应该有所质的变化。

一、校长要明确适应新形势的管理目标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最终是为了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而实现这一切的主体是广大教师。因此,校长管理学校应把最重要的目标定位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运用自身的能力,主动热情,甚至是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且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这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目标。一切规章制度的建立,各种决策的构想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一心目标。

二、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就是以教师为本。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管理,是以校长为本、领导为本的管理。往往过分突出校长和领导的权力,校长安排什么,教师就做什么,校长没安排的,教师完全可以不做。至于校长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教师是很少考虑的。其最大弊端是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能使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一个诺大的学校,工作方方面面、千头万绪,缺乏了广大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与主人翁态度,那么纵使校长和学校领导都有三头六臂也将无济于事。常见有事必躬亲的校长忙得团团转,总体工作却一团糟,就是此种原因。

为克服上述弊端,校长要适应时代发展,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正确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使教师成为主角,让广大教师担任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校长治校,作决策紧紧围绕教师这个中心,积极创设一种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与不断提高的工作环境,是实现以教师为本的前提。

1、正确定位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以教师为本就是应突出教师的地位,传统意义上那种校长与教师之间绝对管理和无条件服从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应该发生质的变化。从客观上讲,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决策者。从主观上讲,校长绝不能简单地把自己与广大教师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从而把自己与广大教师在感情上对立起来。校长治校、作决策的目的不是用制度去束缚人,而是要在搞好教育教学整体工作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去解放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广大教师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潜能真正发挥出来。因此,校长应把自己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定位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合作伙伴、亲密战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教师为本。

真正体现以教师为本,注重广大教师的主体参与,是提高学校管理决策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质量的决策和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校长和广大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参与、团结协作。只有当教师以主动负责的态度,自觉地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和决策时,校长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2、要注重感情投资

学校管理既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而人是最注重感情的。因此,作为一名校长要注重对广大教师的感情投资。

(1)要尊重教师。在一个学校里,教师的能力有高有低,但人格尊严是相同的,渴望被尊重的心理是相同的。加之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多思、持重和清高等特点,更要求校长提高领导艺术,尊重每一位教师。当然,尊重教师决非表层意义上的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更不是放弃原则的放任自流或无原则的迁就。尊重教师就是从感情上把教师当成与自己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合作伙伴,要充分相信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尊重教师,就是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倾听广大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尊重教师,就是尊重他们的劳动,及时发现并挖掘他们蕴藏的闪光智慧和创造潜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校长要有容人的雅量,对那些能力不足或有某些固有缺点的教师,也要尊重他们,及时挖掘并利用他们的长处,做到入尽其才。尊重教师同样意味着校长要有豁达的胸襟,善待那些提反面意见的教师。有时候反映意见恰恰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校长只有尊重教师,才能赢得教师的尊重,才能使教师身心愉快地投入工作,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要关心教师。校长的管理目标,各项决策要靠广大教师的具体工作方可实现。因此,校长要真诚地关心教师。除了关心他们的工作,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家庭、婚恋、健康、事业、做人、发展等等。我认为关心教师仍然是观念的转变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由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教师服务于学生,那么新形势下校长的管理也应该转变为服务于教师。在工作实际中,我们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学校领导多听他们的课,课后及时与他们交谈研讨得失,对于成功的地方,在评课会上给予肯定、给予鼓励;对于失误之处,在课后以探讨的方式给以暗示,既保护了青年教师的自尊心,也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学校领导听课不是为了单纯的检查评课,而是对年轻教师的诚心帮助和提高。对于教师的业务培训,学校总是大力支持,什么时间谁该去培训电脑什么时候谁该去职称培训,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心中有数并做好合理公正地安排。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工资变动、职称晋升、房补医保等问题,学校总是坚持认真对待,指派专人及时负责到底,使教师及时明白地了解自己的相关情况,不为此而分心,影响工作。凡教师家中的婚丧嫁娶过古会等事宜,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学校总是全面安排带领中层领导前往,送上一份组织的祝福与关爱。教师子女的学习,教师家庭的困难,我们学校领导也常常放在心上,及时给以关照。对于生病住院的教师,校长亲自或委托其他领导多次看望,给予他们一些安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上种种,看似琐事,其实也是学校领导对教师关心的具体体现。教师真正感受到了这真诚的关爱,就会将其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有一则治校格言说得好:“有种奇魅力的管理者,必是最有效的沟通者。他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心’去感动对方的‘心’;他甘愿拨出时间给重要的伙伴一一下属,用‘心’和他们沟通、沟通、再沟通。”事实证明,只要校长放下架子树立服务意识,用“心”去关爱教师,切实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教师定会全身心投入工作,教育教学定会硕果累累。

三、校长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民主作风去影响教师

校长与教师的伙伴关系并非意味着校长要放弃管理,更不是放任自流。教书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教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同样,管理是校长的职责,但也不能为管理而管理,校长应该意识到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怎样达到这种最高境界,我认为校长应该更多的凭借非权力因素,比如全新的教育理念、优秀的人格魅力、民主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对广大教师施以影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有不能代表教育事业中人格的作用。" 乌申斯基这段话论述的虽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关系,但我想校长与教师之间也应如此。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校长,对教师的影响力已绝非全来自传统意义上的自身权力,而是在相当大程度上来自本身具有的品质、学识、才能和良好然民主作风这些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如果只注重了自身的权力因素,那么教师有可能“畏你”,便不会“为你”,更不会服你。这就必然出现管理决策过程中个人独断、一意孤行的不民主行为,从而导致决策低效或无效现象的发生。相反,如果校长对教师的影响是因为优秀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水平、良好的民主作风等非权力因素所致,那么教师会从内心服你、敬你,才会从感情上自觉与你亲近,才会把校长的荣辱、学校的荣辱与个人荣辱紧紧联系起来,才会相信并自觉贯彻校长的决策,并且会自觉的创造性的得以发挥。因此,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人格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胸怀开阔,公正无私、谦逊谨慎、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作风民主、情操高尚的师德表率。

四、校长要树立发展意识

学校是可持续的学习组织,新的信息技术时代,人类知识与日俱增,任何组织都必须使他的成员学会学习,并不断地学习,直到终身学习。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其成员更要不断的学习,作为校长,应该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宏伟的教育事业,要竭尽全力创造这方面的条件,不断更新自己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用新的观念、新的信息、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和教师的头脑,更好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来源:陕西法制网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大风蓝色预警中,今天有六七级阵风,最高气温212024下教资科一2024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每人每年增加3中央气象台:全国降雨区域分散 南方高温将再度发展北京市教委:新学期起小学初中学生课间延长5分钟多地紧急通知:延迟开学!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