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3-22 08:34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民办教师的概念已经渐行渐远,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不是那么重要,而对于四五十岁的人们来说,民办教师是一种永恒的记忆,更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曾经的灯塔。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已经基本稳定,但是,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农村的教育背景更是滞后,专业的科班出身的老师,一个乡也没有几个,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师资情况几乎是零起步,学校的老师都是村里临时找到的当时算是有文化的人,有初中毕业的,甚至还有小学毕业的,在当时各方面都很落后的情况下,承担起了农村孩子们上学读书的教学任务。
笔者作为一名在乡村学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师,自己以前学生时代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自己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在农村一线任教多年,和以前的部分老师又成了同事,也经常和他们一起讨论他们的民师往事,所以,对他们的过去和现在都比较了解,这些老民师大部分都已经退休了,他们当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民师转正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另一类是在民师转正考试中落选以后回家务农的人,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在转正考试前就已经辞职不干的部分民师,不管属于哪一类,这些曾经的老民师也都到了花甲古稀的年龄。
老民办教师们的存在,应该受到认可与尊重,工作及生活待遇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和照顾。
有幸成功通过转正,成为正式公办教师的这部分老师,不管是在职的还是退休的,他们很多都没有晋升高级教师,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老教师在当民办教师的时候,由于又教书又务农,他们都没有有效提高自己的学历文凭,有些一直到退休时,还是当时一起进修的中师文凭,而要想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必须要有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文凭,这也成了这部分老教师在职称方面的硬伤和遗憾。还有一些老民师转正以后,自己的学历各方面都符合条件,但是同样受到指标名额的限制,被卡在了职称晋升的瓶颈处,等等这些原因都影响着这些老教师的待遇问题。
当然,那些没有通过转正考试的老民师,他们的命运和生活,可能就此发生根本改变。当年的转正政策,就像一刀切一样,通过的就直接转正了,没有通过的,其老师生涯到此结束,各自回家务农,这部分老师当中,有很多已经有了二十年左右的民师教龄,可以说他们虽说没有通过转正考试,但是,他们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通过那次考试而已。和民办教师有同样命运的,还有城里的厂办教师,他们同样是也有一部分人没有最终转正,但是,他们为了厂里的子弟学校,同样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努力。
总之,那些民办教师或者厂办教师,都为了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我们不能忘记,更不应该忘记这些老教师的辛苦付出。
当然,我们已经欣喜的看到,已经有很多地方,制定出台了关于老民师待遇的一系列补助政策,规范梳理了老民师的相关档案,按照相关规定兑现承诺,让这些老民师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工作,我们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三尺讲谈中小学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干货|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这4种特质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