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3-29 09:12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一级:教什么
教什么也就是知道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并且熟悉这些内容。这是备课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对讲授的知识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自己首先将知识点搞明白。
通常所说的备教材就是这个环节。如果教师对课本知识都没研究透彻,那么,学生听着肯定似是而非。对青年教师来说,不反反复复来几次,书看个五六遍,很难将这一步做好。
曾经有这么个说法,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后来,人们不断延伸,有的说是一缸水,有的说把学生带到河边。这些说法没有对错,只是说的指向性不同而已。教师备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环节。单纯从备教材角度而言,教师要讲明白一节课的知识内容,不仅需要看课本、教学参考,还需要阅读相关文章、查阅很多资料,甚至需要做很多练习题,才能把课本知识搞明白。
教师知道教给学生什么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做到研究到位、熟悉到位,这才能说达到了初级水平。现实中,很多教师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匆匆忙忙上课,应该说是误人子弟。
第二级:如何教
教师研究完课堂知识内容后,第二步是研究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备教法”。教学不是将知识说给学生听,而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
方法和技术是为了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体会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采用一定的方式,让学生迅速由陌生知识点达到熟知的程度。
如何教往往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去感受和理解。毛主席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什么味道,尝一口就可以了。教师的任务就是找到“梨子”,让学生去品尝,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梨子”是什么味道。
列举事例,分析说明,逻辑推理,小组讨论等等,这些都是常用的一些技术手段,有助于帮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深化印象。
很多教师备完教材以后就不肯再研究教法,课堂上完全靠自由发挥,应该说有点可惜了。现中有很多这样的教师,知识讲起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放在某一个时期,这也许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但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在强调创新意识的今天,这就不是教学,而是在讲课。
第三级:讲什么
知道学生要学哪些知识,也研究了自己如何教,并不意味着教师知道讲什么。教师并不需要把学生要学的知识从头到尾全部讲一遍,或者全部由教师来讲学生来听。有些知识学生可以自己学会,有些理论学生自己可以推导出来,这些都不需要教师来讲。
教师讲的地方有这么几点:一是学生困惑点,有些知识学生想不明白,这些需要教师给讲解清楚;二是易错易混点,有些知识相似,学生经常分不清楚,这些需要教师想办法让学生记住;三是学生盲点,学生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需要教师讲明白。
教师的讲也是多手段的,有些需要知识对比,有些需要引导推理,有些需要实验验证,有些需要研究讨论。应该说,教师的讲要以研究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并不是简单的平白直叙。
这一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备学情”,学生学习的情况才是决定教师要讲什么,而不是教师喜欢讲什么就讲什么,要讲学生需要的。
多数教师走完第一步,就不肯再走第二步,更不用说是第三步。凡是能走到第三步的教师都是研究型教师,也都是优秀教师和名师,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教师”!
来源:网易新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浙江援疆教师讲好党的故事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