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3-30 08:07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1.教师专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师自身的需求。
2.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帖阶段,对教师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进行通盘考虑、整合学术性和示范性、整体设计。
3.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全新的发展方式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反思、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教师任职学校的凸显。
4.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和管理向着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五、政府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政策配套机制,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建立以教师资格证书为基础的教师培养与管理制度,教师任职资格证等。
2.建立开放、灵活,高校专业引领的、以地方培训机构为依托的、学校为本的培训网络,实现网络联盟,资源共享。
3.构建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和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核心机制。
六、影响教师工作效能的主要因素:
1.教师的经历和专业发展阶段
2.教师理想、抱负和对教育事业的认识
3.学校领导风格和学校文化氛围
4.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5.政府的政策、学校硬件条件、教师待遇、社会舆论等
七、教师应该有的专业知识:
1.学科内容知识;
2.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主要的原则和策略;
3.课程知识,特指掌握适用于教师作为“职业工具”的材料和程序;
4.学科教学法知识,指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5.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
6.有关教育情景的知识,包括班级或小组的运转、学区的管理与财政、社区与文化的特征等;
7.有关教育的目的目标、价值、哲学与历史渊源是知识。
8.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是结构化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知识的结构有差异。
八、教师的专业技能: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为专业技能。
2.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组织和调控技能、研究技能、综合运用信息技能和自我监控技能。
3.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在不断地收集关于教学有效性的信息,并运用信息不断地调试自己的技能水平中发展起来的。
4.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
九、教师的专业态度:
1.教师的专业理想;
2.教师的专业情操;
3.教师的专业性向。
十、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
专业自主意识是教师的核心素质之一。教师具有了专业自主意识,才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专业自主能力和专业自主习惯。
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应该为教师形成专业自主能力提供更为宽松的支持环境。
十一、做反思、研究型教师
实践、反思、研究三位一体,反思贯穿其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主要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深层次的对话。
反思的过程之所以重要有三个原因:1、反思结果会提高学生的学习;2、作为反思的结果,教师能够获得改进教学实践的专业知识;3、有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
十二、以校为本的发展模式:
1.教师成才的基本途径是“岗位成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在教育教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
2.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的改革时,能够把自己独特的的见解和观点付诸于实际工作,使自己的努力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一致。
3.教师合作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知识与技能水平,而且可以改变获得知识技能的方式和态度。
4.成功的校本培训方案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前提。
5.科学的技术培训设计是实施校本教师培训的关键。
6.合理的校本培训框架是实施校本培训的指南。
十三、教师自我发展策略:
1.教师个体对自己的学习需求具有独立判断能力。
2.成人喜欢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和提出的,这种学习动力充足,效果最佳。
3.教师实施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不仅主动且具有责任感。
十四、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
1.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
2.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功能强调展示成就与改进激励;评价内容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评价方法注重质性评价,主张自我反思;评价主体以自评为主,各方协同参与。
十五、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1.教师发展性评价既有一定的科学程序,又要因人而异。
2.教师发展性评价不是笼统的概念,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确定评价方案。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发布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