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3-30 08:09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长聘的标准需要在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定位、岗位性质进行科学设置,在全面听取学生、教师、同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之后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激发教师活力与保护教师权l益的有机结合。
准聘—长聘制的实施要体现灵活性的原则,既要用于创新,也要考虑历史延续。这一制度的实施要有过渡期,过渡期内要给予教师选择权,并考虑学科差异和学校差异,不宜一刀切。按照旧体制已经获得高级职级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个人规划进行选择,愿意承担风险获得高薪酬的可以选择进入新制度,愿意平稳发展的可以选择旧体制。这两种选择可以打通,选择旧体制但达到高标准的可以按照新制度进行补偿。
西部高校如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5.西部高校如何留住人,吸引人?
■教师困惑:
吴翠云:近年来,西部地区一些省区高校无论是紧缺还是一般专业都很难招进来合适的博士,但在东部地区却出现了博士当辅导员、实验室助理人员的现象。对于西部边疆偏远地区的高校,在地方院校、地方政府层面有相应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国家能否出台一些针对性政策来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
■专家解答:
吴合文:针对东西人才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除了目前在国家级人才选拔中倾斜西部、在国家级项目评审中设置西部专项之外,国家还应出台更能激发西部高校人才内生动力的政策。比如,制定激励性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向西部高校捐资,设置灵活的特聘教师岗位,岗位性质和任务由相应高校根据区域需求和高校定位与发展规划进行设置,同时中央政府应破除省属和部属的区分政策,按照更高比例提供配套资金。
如何科学规范设岗,促进教学与科研
6.岗位资源怎么分配?
■教师困惑:
嵩天:《指导意见》提出高校依法采取多元化聘用方式自主灵活用人,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求,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重要管理岗位倾斜。合理设置教职员岗位结构比例,加强职员队伍建设。在有限的编制额度内,究竟应如何更好地分配岗位资源?
■专家解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果胜:设岗应当以学校事业发展为导向,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学院的布局、学科结构的调整,是编制改革的重要依据。从学校内部自身发展来说,学校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设、师资学缘结构和国际化水平、队伍的总体活力及机制驱动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人事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基础比较薄弱,需要补短板,这些都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内生需求。人事改革的核心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岗位评聘和考核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制度体系,充分激发教职员工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建设一流的教职员工队伍,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责、人人奋进的局面,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7.不起眼的“小工作”能得到肯定吗?
■教师困惑: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菲:创新离不开底层运维工作,如何更好地通过制度建设、科学设岗评价运行维护、服务支撑等底层工作和教师的公共服务的价值,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价值得到肯定?
■专家解答:
王果胜: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事制度改革要通过编制制度改革、招聘制度改革、评聘制度改革、考核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才能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要改革编制制度,完成从编制管理向人员总量管理转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多角度改进职称评审办法,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实现激发教职工内生动力、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目标;明确岗位基本职责、考核共性标准,放权学院制定考核细则,发挥学院的主体责任和教师的主动性,建立学校、学院与教师个体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实现在岗有责、人人尽责、人岗相适;完善薪酬体系,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目标。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