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4-13 08:02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这里,她成为了——
一个崭新事业的开拓者
一个中西教育文化融合的推进者
一个推动学生理解国际规则、
参与国际竞争的引导者
“每个学生,都必须为社会做贡献”
她带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和家国需求,鼓励学生去各地支教,去植树造林,去做志愿者……
教育中最大的事就是让学生“成为大气的人”,拥有大情怀,为他人、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
陶波在部门推动了教师“4小时义工制度”,推行学生的“义工积分制度”。她鼓励学生去云南、甘肃、尼泊尔、巴基斯坦支教,去四川重建家园,去新疆植树造林,去安徽帮助失学儿童,去特教中心陪伴孤独症儿童,去康复中心做志愿者……天一国际部的学生每年组织跑募、义演、送课、环保宣讲、抗疫宣传等。
陶波通过欧美同学会、无锡市科技局、无锡市人力资源发展中心、天一校友会等等,联系了上百家企业,带领学生走进现代农业、工业,了解现代科技,让孩子们在深入体验中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她认为,这些实习基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未来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激情,更让他们有了钻研的目标与方向。
“每个孩子,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陶波习惯坐在班级最后一排,一本本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每个学生的点滴成长。每天,她还会给不同学生留个性化的字条,或开导,或激励。
每个孩子客观上存在差异,教育必须千方百计找到适合他们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课程的难度、活动的内容、未来发展的领域以及适合的大学。
陶波与外教一起,不断探索与改革天一国际部的课程,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分层、分类、分阶段选修模式”以及“课程免修制度”。灵活的选修制度虽然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合适的选课平台。
“每个生命都如此不同,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成长路径。”
天一国际部300名学生,她能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而且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活动、个性情况,主动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的课程、活动与大学。在读的和毕业的每个学生,她如数家珍。
陶波习惯于坐在班级的最后排,一本笔记本,记录学生的点滴活动、成长故事,每天,她都会给不同的学生留个性化的字条,或是开导,或是激励。有的学生将她的字条放在文具盒里,以时刻提醒自己。
她的学生刘笠在留学前,发给她一条短信:“老师,我本来没有那么优秀,三年来,是你,不断地把我往高处推,是那一张张字条,鼓励我不断进步。”
每年,陶波还组织开展多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学会积极思维,帮助孩子进行人生规划。此外,她还是一名义务心理咨询员,已帮助上千位学生及家长。
“敬业奉献、崇尚科学、追求卓越”
是“天一精神”
这一点在陶波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她就像一本“行走的教科书”
引导着学生热爱学术、主动创新、敢于担当
来源:网易新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教师发展离不开这三种“力”!|精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