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5-28 08:57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爱迪生曾经说过,“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深刻了解。一直以来,教育都是全社会都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只要出现有关于教育改革等新动向的时候,大家都十分关注其带来的新影响,并积极讨论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部分人都经历了小学、初中再到高中一共十二年漫长的学习生涯。当我们坐在教室里的时候,每天朝夕相处的除了身边的同学就是老师了,而自己家的孩子能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也一直是所有家长的愿望。
在现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普通人很难有一份稳定且满意的工作的情况下,教师行业也被大家公认为是非常稳定并且待遇十分不错的好工作,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老师的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难度并不大,尤其是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无非就是教教学生、讲讲课、最重要的是每年还都会放寒暑假,并且周末还有双休。再加上工作环境压力不大,每天跟学生在一起相处也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社会陋习,并且还能被人所尊敬,是一个体面的“铁饭碗”。
所以很多同学在高考出成绩后报志愿时,都会选择师范类的学校和专业,期望在毕业后能够考上编制,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捧住这个轻松又待遇好的“铁饭碗”;甚至非师范类的学校的同学也有一大部分都会选择考教师资格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觉得可以在实在找不见合适工作的时候就凭教资证谋求一份老师的工作。
教育机制或将改革
但是如今教育部有消息通知说教育机制又要改革了,将要取消以往教师寒暑假带薪休假的待遇,并且还要把老师们的上班时间调整成像公务员一样的“朝九晚五”。一些不知内情的人看到此消息说不定会对这样的改革十分抵触,因为取消寒暑假带薪休假表面上看起来就会让人觉得,那当老师岂不是一年少赚好几个月的钱或者说要多上几个月的班?并且少部分人还会在网上发表激烈言论来替老师这个行业感到不值。但处在“风暴”中心老师们真的对这项政策感到不满吗?
教师们对此改革却是举双手赞成的
很多人肯定会疑惑,为什么老师们对这样的改革认可赞同,难道不是待遇降低了吗?但其实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轻松自由、光鲜亮丽的。
1、寒暑假也要工作
首先寒暑假以及周末学生们同样是要学习的要写作业的,并且随着年级的越来越高,作业肯定也是会越来越多。同学写着觉得累,但其实老师批改起来更累,学生是只用写一份作业,但是老师却是要批改全班级的作业,工作量是很大的,并不是很多人想的那么轻松。所以寒暑假看似大家都放假了,但其实还是需要工作学习,能放松休息的没几天。
再加上若是老师们取消带薪休假的待遇,那说不定学生们也可能会取消寒暑假,相信学生一定会是第一个不同意这个改革的。没有了寒暑假,学生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的话,肯定会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和精神也会感动越来越疲劳疲惫,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2、隐形工作时间长
老师们平时上班其实不是大家表面上看到的学生上课老师才上班、学生放学则老师也下班的。其实教师们的上班时间要比学生的到校时间早,下班时间要比学生放学时间晚,因为老师们还需要备课。再加上在现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老师们下班回到家后还需要在家长群再发作业、回复家长们的消息还有接听电话处理事情等。
人民教师并不是一个好当的职业,一天忙碌下来工作时间可能都会超过14个小时,完全不比其他的职业和工作轻松多少,甚至更累,因为他们同时还承担着不小的责任,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若是将制度改为像公务员那样的“朝九晚五”,每天能够准时上下班,并且还不需要再操心自己学生们升学等事情,那么教师的工作压力将会瞬间减少许多。
当教师需要注意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的老师,不管是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导员,他们在教学和工作上都有不同的难关需要去闯,没有哪个教师或者说是职业是很容易的。所以如果有同学拥有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那么就一定要事先知道一些注意事项。
1、锻炼抗压能力
一提到教师这个职业,多数人的固有印象就是教书育人、祖国的园丁、为祖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但是老师们也是普通人,承担不起那么大的责任和心理压力。况且老师其实还有非常多的隐形工作量,备课、写教案、开会等等,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一名老师,拥有一颗“强心脏”是必需的,得要保证自己有着强大的抗压能力,才能面对入职之后未经历过的各种麻烦。
2、职业素养优秀
大家都知道老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那么身为教育行业,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和职业素养,如果你自己对知识的把握都不牢靠,那怎么能教好学生呢?所以一定得有优秀的专业和职业素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有把握教懂学生、教好学生。
3、脾气性格要好
作为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教授知识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须得保证学生们真正的明白和学会,所以做老师就须得对学生有耐心,多跟学生们交流沟通,慢慢找到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来源:教育知心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深圳首位“带编”港籍教师上岗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