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6-01 08:44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专家引领现场思考 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城北区语数英团队骨干教师研修活动
善学者小得,善思者大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善学、善思、善悟。 教师的现场思考是提高教师核心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一线教师的现场思考力,2021年5月26日下午,城北区教研室组织语数英团队骨干教师在祁连路小学录播教室开展了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荣幸的邀请到青海省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吴登文老师给大家进行专题讲座,教研室翟丽萍主任,各学科教研员及全区语数英团队骨干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吴老师进行了题为《如何提高教师现场思考力》的精彩讲座。吴老师指出:“教师的现场思考力,首先要向身边的现场学习,如今各个学科提倡的别开生面的教学也是一种深度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跨界思维,这样才能有创新思维,才能用跨文化的视角去洞察身边的一切,才能启发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才是别开生面的课堂,也是充满思想和智慧的课堂。”
吴老师带领全体成员围绕“对乡村教师的认识”“对‘文化自信’的见解”、“对‘大先生’的理解”以及“学生说2月6号是情人节”等话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参训教师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吴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吴老师用理论结合案例的研修形式使深奥的理论生活化、简单化、趣味化,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吴老师给大家提出:要带着“三种东西三种能力”进入现场。首先是“钉子”,钉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也就是“专注力”;其次是“钩子”,把现场中有限的资源“钩”出来,也就是“捕捉力”;再是具备把有价值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思考的“转换力”。还要准备好“袋子”、暨“麻袋”“口袋”以及“脑袋”认真倾听,发现亮点,敏锐思考,学会记录,很快将现场的东西吸收转化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结合理论学习吴老师还设计了一些轻松互动的活动,让老师们参与到他的活动中来,并进行思考,分享各组的观点和意见。
吴老师博大精深的理论素养,风趣幽默的语言,加之平易近人的个人修养,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从“乔哈里窗”到“吴窗”, 请大家共饮“世界咖啡”,再到“大先生”的标准,最后提出教育的“好客”伦理……这一切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个“绝对好客”的实践领域,我们都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他以幽默生动的语言,以研讨加互动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头脑风暴,与会人员深受启发,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大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最新的理念洗礼,使我们感慨万千,收获多多。
活动最后,城北区教研室翟丽萍主任用精练简洁的语言高度评价了吴老师的讲座,她强调:教师要直面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头脑风暴;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有回应不纠缠;针对吴老师提出的“语商”理论,要求教师语言要充满思辨能力;强调教师要带上“三种工具三种能力”走向活动现场;以“好客”的态度看待我们的学生。就像吴老师呈现给我们的那样“教育永远充满着魅力、挑战和思考”!
相信在北区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将是充满思考、充满创新、充满智慧的实践过程,北区教育人也将会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以创新思维开辟出一片丰硕的教育园地!
【来源:西宁市城北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党建+思政”互融 “教师+学生”共育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