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高考语文试题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6-07 13:33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6月7日上午,2021年高考首场语文考试结束。澎湃新闻从教育部考试中心获悉,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4套。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王宁、高考内容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谢维和、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陈志文,以及5位分别来自江苏、河南、吉林、重庆和四川的语文学科对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及时评析。

们认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命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加强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有机融入试题。注重教考衔接,遵循教育规律,在平稳创新中凸显语文学科特色。试卷难度合理平稳,试题材料亲切平实,问题设置清晰平和,考查内容全面平衡。

王宁还表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命题水平比去年有很大提升,应该能给考生和老师很多启发。

谢维和指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是对“改进结果评价,探索过程评价”要求的一次非常好的实践。试题体现了语文人文主题和知识能力的融合,做到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现了高考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选材相结合;体现了语文试卷的稳定性,有关数字图表等阅读,把阅读的外延和内涵都体现出来了,将创新和稳定结合起来了。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陈志文:语文命题特别强调逻辑思辨。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么多个作文题,其实只有一个主题,就是站在新百年节点,强调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同时每道作文题背后都非常讲求思辨。

一、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在融合中实现

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同时依托高考语文的学科特点,紧紧扣住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多方取材,巧妙设题,让考生在解题作答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试题通过精神滋养、文化浸润、立体渗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自然融入试题之中。

1.党史入题,注重学科融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都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自然也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精神滋养。语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语文素养与能力的考查,引导考生懂得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续写新的时代篇章。如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试题材料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成长受到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青年的未来也必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的事实,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的历史规律,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汇在一起,进而思考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完成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的历史使命。材料以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将考生带入共同参与、共同记忆的同情共感的情境中,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极其自然地转化为考生必然要思考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有切身体验,有感可发、有感而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能力考查中的有机融入。北京作文“论生逢其时”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背景,引导考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在一起,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天津作文“纪念日”以富有意义的时间点为切口,让考生体味岁月的厚重、初心的可贵,激扬奋斗精神。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那里有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的丰富思想资源。语文命题精心选择材料、精巧设计情境,实现材料意蕴与学科特色的紧密融合。新高考Ⅰ卷文学类阅读材料,选取卞之琳1938年创作于延安的小说《石门阵》,小说中提到“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寓意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从百姓日常生活的侧面,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日寇的同仇敌忾,对国泰民安生活的渴望,引导考生从革命斗争时期的社会生活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汲取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大风蓝色预警中,今天有六七级阵风,最高气温212024下教资科一2024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每人每年增加3中央气象台:全国降雨区域分散 南方高温将再度发展北京市教委:新学期起小学初中学生课间延长5分钟多地紧急通知:延迟开学!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