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评上海高考作文:延续海派风格,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6-07 14:29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021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题刚刚揭晓。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 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如何把握?从何角度切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邀请了专家进行点评。

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毕伟玉认为,今年的上海高考语文作文主要聚焦用时间的沉淀体现思想的价值。

2021年上海卷高考作文延续了“海派风格”,材料简练,话题集中,有着理性思辨色彩,同时又让每个同学有话可说。与前几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作文命题采用了“有人说……,也有人说……,你怎么看”的材料形式,带有观点对立类型特点。简言之,以下几点供思考。

1.强烈的对话意识

“有人说、也有人认为”提供的是观点认识的不同与对撞,写作需要以对话的姿态与“有人”的观点对话,避免陷入只言片语的自说自话中。我们需要思考有人持有怎样的观点,其合理性是什么,为什么又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其中的不足、问题等,从而在“有人”、“也有人”和“我”怎么看之间建立对话机制,而“我怎么看”显然是重点。

2.突破思维的凝固状态

作文思想有写得深、写得好和泛泛而谈等层级。要写得深刻,需要我们对写作做自我刺激,勇于突破自我思维的凝固状态。附和“有人说”可写,酒是陈的香嘛,但容易变成演绎一种认识。如果我们写“认识不尽如此”呢?再进一步,“我”在“时间沉淀”和“事物价值认识”之间有怎样独特深刻的看法呢?突破思维的凝固状态实际上是勇于面对写作的难点。

3.寻求现实针对性

好的作文还应该寻找写作的现实针对性。把话题放在现实环境中思考,从而给予读者一定启发性,让他们能够关注并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一种写作能力该体现在写作中。简单说,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许多都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是否还需要通过时间沉淀来认识事物的价值呢?

总之,今年上海卷的作文题,在浅切直白中让学生有话可说,为学生用十年寒窗的时间沉淀来表现自我思想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大风蓝色预警中,今天有六七级阵风,最高气温212024下教资科一2024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每人每年增加3中央气象台:全国降雨区域分散 南方高温将再度发展北京市教委:新学期起小学初中学生课间延长5分钟多地紧急通知:延迟开学!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