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06-17 10:4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落实,教师社会地位、薪酬待遇的提高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自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竞争压力也将会很大。好在成师之路不止一条,除了安徽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农村特岗教师招聘外,事业单位教师岗(D类)不失为另一种选择。但D类考试在考查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难度等方面与前两种有很大的不同,也与通常意义上大家熟悉的公考不尽相同。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部分,考查模块涉及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五大模块。现华图教师团队为各位摩拳擦掌准备应战下半年D类考试的考生分篇章整理了该部分各模块的考情、考务,并深度剖析试题、直击考点,助力考生拿下高分,胜券在握。
一、常识判断考情分析
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常识判断模块隶属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总题量一般25题,参考作答时限10分钟。其中教育常识题量一般不超过8道,且以考查教育综合专业知识为重,除此之外其他题目多为与公考相似的通用模块的知识。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版),该模块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概括起来,常考点主要涉及教育常识、科技人文、国情地理及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相对考查的较少。总体来看,该模块有明确的备考方向和针对性,考查以客观题形式,难度适中。但因所涉及领域颇多、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且细碎,可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考生应注重平时的积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方能考场上轻车熟路。此外就教育常识来说,目前考题考点主要出自教育综合,多为基础性知识,难度一般,对有资格证、招教备考经历的考生而言,可谓小菜一碟。但也不能因此轻视对该部分的复习,毕竟应对《综合应用(D类)》也需要扎实的教育综合基础。
二、常识判断常见考点及典型例题剖析
虽然考试大纲并没有明确指出常识判断中教育常识的考查内容,但通过对近几年试题的分析不难发现,该模块的考点主要涉及到教育学部分的著名教育人物及教育著作,常见教育法律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或德育方法、学生与教师,心理学部分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课堂管理、心理效应等。现结合典型试题,从部分考点具体内容着手,让各位考生在直观感受、初步认知教育常识的同时,体验该部分考查的难度深度。
考点1:教育人物及思想
教育及教育学发展史上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有很多,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也有不少。考生可重点复习我国古代教育人物孔子、重要教育著作《论语》《学记》、常考国外教育人物,如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布鲁姆、布鲁纳等。该类型题以识记性为主,考题通常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教育思想的对应关系为主,较为简单。
【试题再现】5.关于教育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 湖北)
A.卢梭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有机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B.夸美纽斯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C.“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是由杜威提出的
D.洛克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思想。选项A、B、D均出现了张冠李戴问题,A应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B是卢梭的教育主张,D项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故本题选C。
考点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主要考查考生对各规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如题干给出的教育名言或教育案例所体现出哪一发展规律,或规律对应的教育启示等。
【试题再现】8.教师发现,同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一点就透,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则表示很难理解,兴趣不高;组织一个活动,班上男女同学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些都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2016 湖北)
A.不平衡性 B.互补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依题干所述,不同学生在同一知识点上反应迥异;男女生面对同一活动也表现出不同,这都是个别差异性的表现。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四个方面:(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2)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3)不同儿童所具有不同个性心理倾向。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4)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故本题选C。
考点3:教学原则
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常考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八大原则(识记口诀:寻(循)直发巩俐(力),科学理财(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原则的理解及应用,如依据题干描述的教学情境判断教师所用原则,名言警句所能体现出的教学原则等。
【试题再现】1.荀子《劝学》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体现了哪项教学原则?( )(2015 宁夏)
A.启发式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事业单位D类教师考试概说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