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6-28 16:15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十年前别人用大爱救了我的母亲,十年后我代母去回报社会,传递爱心。”6月28日,扎根乡村小学教育21年的肥西教师李孟军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在北京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老师。
李孟军说:“我是老师,更是党员,以传递生命的方式迎接建党100周年,对我来说格外有意义”。
甘守村小二十一载
出生于肥西县上派镇李孟军,200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紫蓬镇罗坝小学工作,21年来,他爱岗敬业、深受学生敬爱,教学工作获得多次市县表彰。妻子黄小云被李孟军的爱心感染,也主动从条件优越的学校调来罗坝小学,夫妻俩以校为家,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2009年初,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学校临时接到放假通知,一时无法联系到所有学生家长。眼看天色越来越暗,李孟军先让黄小云给孩子们蒸了一锅热馒头充饥,而后决定将7名孩子挨个送往六里外的村民家中。积雪没膝,李孟军送完孩子,羽绒服里面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家长感激不尽,热情挽留他吃饭,他婉言谢绝,实在拗不过,才揣着两个煮山芋回家了。“要不是我自己也是做教师,我不会让他这么辛苦。”妻子黄小云心疼得满眼含泪。记者了解到,因为放不下这里的孩子,二十一年里,李孟军曾先后两次放弃去中心小学任教的机会,一直坚守在地处偏僻、师资缺乏的乡村小学。
代替母亲将爱传递
李孟军说,父母和老师都常常告诫他,“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育人立德。”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向父母、老师看齐,将“见贤思齐”付诸实际。
2011年6月,李孟军母亲意外车祸,危在旦夕,急需输血,是护士以及无数的献血者用大爱挽救了李孟军母亲的生命。母亲对他说:“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家帮助了我们,你要学会回报社会,替我感恩这个社会。如果你的身体允许,就积极献血,将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患者获得重生。”2011年至今他先后无偿献血5次,妻子在他的带动下,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已经献血十余次。
2018年3月,李孟军带父亲去北京看病,在医院里看到透析中白血病人的痛苦,他决定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便前往天坛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时,在医务工作人员的动员下,在捐献者感人事迹的感召下,李孟军加入了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捐献队伍。
义无反顾捐造干救人
2021年五一前夕,北京市红十字会通过大数据匹配联系到李孟军,表明一名恶性血液病患者急需救助,需要他的造血干细胞,李孟军当即表态同意捐献。在交接好学校工作后,李孟军立马去体检,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
5月23日,体检结果出来后,李孟军有两项指标不正常,他主动提出住院,调理身体、减肥,并自己承担一切费用。为了顺利完成此次捐献,他狂减体重,晚上不吃饭,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喝几口果汁。他明白这样对胃不好,但是也明白只有自己指标恢复正常了,他才可能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所以他不得不坚持。6月10日,再次体检显示,李孟军的身体指标一切正常了,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了,他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以己之力回报社会,将爱传递下去!愿受赠者身体早日康复,快乐永伴着左右!”
6月23日,李孟军再次入院做捐献前准备,住院期间,他还给对方患者写了一封信,鼓励她积极治疗,祝愿她早日康复。6月28日中午14时左右,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李孟军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合肥市第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