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7-07 13:36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梦想之家”有家的感觉
“梦想之家”是孩子们居住的地方——实际上是门对门的两套公租房,男女生各住一套。每套挤十来个人,铁架子单人床从卧室摆到客厅,一张挨着一张。
跑完步,孩子们休整、洗漱、做早饭。大点的孩子轮流负责做饭,最小的孩子则摆桌椅碗筷、端菜送粥。要做近三十人的口粮,大锅蒸汽腾腾。
开饭前,柏剑必然要说一句“宝贝们请用餐。”孩子们则回:“谢谢老爸!”
来这里前,每个孩子的生活都不尽相同:贫穷的、被抛弃的、被孤立的、被家暴的、被多病多灾的家庭束缚的……
柏剑的朋友孙丽霞常到“梦想之家”帮忙,接触过不少孩子的家长。她说有的孩子从小以黑户身份长大,如包袱一般被甩到“梦想之家”。有的孩子四年未与父母相见,前些时日孩子母亲在当地公安的促成下,来鞍山与柏剑签订助养免责协议,“可孩子没有认出亲妈,叫她阿姨。”有的家长在媒体上看到柏剑的事情,马不停蹄地把孩子送来,“我问那家长在哪儿工作生活,她说在外地工作,和孩子爸办离婚了,所以没有能力继续养这个孩子。”
17岁的郭瑞刚来时很暴戾,一言不合就与人动手。柏剑说,那是因为他从小被家暴,长大了就打别人。要将他们教好,一是讲道理,二就是练跑步。把劲儿都用到跑步上,人就沉稳了。
10岁的满满曾和残疾的二伯生活在大山里,她的父母自她四岁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过去她一字不识,总赤着脚满山跑,练上跑步才知道要穿袜子。
16岁的佳欣上有一姐下有一弟,家里很是穷困。柏剑就职的中学曾对口扶贫佳欣所在的乡村中学,佳欣的老师找上门来,希望柏剑收留佳欣。佳欣来到柏剑这儿,过不久觉得好,就把姐姐也叫来了。
孩子们觉得“梦想之家”有家的感觉,也有“人人平等”的好处。他们能够在“梦想之家”生活,能学习,能跑步——这既是他们的现实,也是他们的出路。
走在鞍山市的街上,有街坊拉住柏剑的手说,柏老师是个好人!
关于这个问题,柏剑和朋友吴碧霞有过一次讨论。“柏剑问我觉不觉得他是个好人?我说不是,因为他这样无条件收孩子,让那些父母把该有的责任全部撇得干干净净,柏老师的仁慈可能助长了有些家长的自私。”
四处为家
1997年,同事宋卫华去学校找柏剑。因学校宿舍关闭,柏剑和孩子们住的房间是仓库改造的,又小又黑,只有光秃秃的水泥地和一张铁床。
宋卫华看不下去,便以比市价低四分之一的价格将一套房子卖给柏剑。柏剑一时掏不出钱,她也不催,给了他十年交款期限。
2005年,孩子越收越多,同时有5个孩子要上大学,学费凑不出来,柏剑将这套房子抵押借贷。随后柏剑在鞍山郊区分散租了四套房子,每天凌晨3点起床,开车将孩子接到一处训练。
这样持续到2013年,在一家爱心单位赞助下,柏剑找到一所临街的二层商住房,几十个孩子的卧室、课堂、食堂全在里面,柏剑给房子取名“梦想之家”。
2020年初,“梦想之家”的房租断供了,合同提前结束。几番奔波,柏剑以五百五十元每月每套的价格,租了两套公租房,沿用了梦想之家的名字。
公租房一套六七十平米,家具挤到一起,墙角的小椅子几乎摞到房顶。任意一个房间,站上十来个孩子,立刻显出局促。大家都坐下,便没有任何转身经过的余地。成堆的衣服没地方晾,只能挂在客厅的窗边。
住房之外,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柏剑。
“梦想之家”里,少时有十几二十个孩子,多时有百多人,日常开销异常庞大。练体育的孩子吃得多,再怎么压缩成本,每个月光伙食费就要七八千块。此外,还有一大家子的水电气等杂费,目前在读的七个大学生每月需要1000元的生活费。每月的固定支出有两万多元。
柏剑现在工资五千多元,在鞍山市开彩票店的三姐对他多有支持,三姐夫也每月给他四五千元。再加上外界七七八八的捐助,勉强度日。剩下的开销缺口就刷信用卡来补,好几张卡来回倒着用,如今已欠了四十万的债。
柏剑说,为赚钱他做过很多事。除夕夜,他领着孩子在外面捡烟花壳子卖钱。近两年,他学着在朋友圈卖南果梨、卖酵素。在某软件看短视频能拿返现,看5分钟拿5元,每天封顶10元。他一天不落地看。
柏剑坦言,会有焦灼的时刻,整夜不能入睡。但大多数时间他的心态却很好,“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么多年也过来了,没一个孩子冻死饿死。”
期待“名正言顺”
志愿者刘凯墨常来给孩子们上英语课。他佩服柏剑,能把这么几十上百个孩子带出来,且养育服帖,简直不可思议。
柏剑曾和刘凯墨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各地福利院的吃住条件都比我强,如果只管吃饱穿暖,那完全不需要到我这里来——我不只是管你活着,还要把你教好。”
其实收孩子的最早几年,柏剑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不服的就揍。如今打人是早不打了,有时会改用心理战术,“有时候我说老爸不揍你,我自己揍自己两下,其实他看着比自己被打还难受。”
他从2005年开始迷上国学教育,要孩子每天都读孔孟经典,背四书五经,目的是让孩子静下心、懂德行、知孝道。
他近乎执著地崇尚以德报怨:只要还能联系上原生家庭,他就一定让孩子过年回家去,甚至愿意贴钱给孩子买探亲的年货。
这么多年来,柏剑获得了很多荣誉,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道德模范、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质疑与猜忌也一直相随:有人说他长期受财团资助,有人说他一直接收巨额捐赠,早发财了,有人说他给那么多非亲非故的孩子当爸,居心不良、图谋不轨。柏剑对此显出无所谓的态度,“这说明我被人关注着,是好事。”
他获得过不少帮助。公安系统替他特事特办,帮有需求的孩子落户、迁户,方便他们上学。鞍山市教育口也为他大开绿灯,孩子们在鞍山市的中专上学,学费全免。志愿者们则义务来给孩子上课、做饭,衣服、鞋子、米面粮油等物资也常相送。
前年十月,柏剑结了婚,去年年底有了孩子。孙丽霞说,柏剑从前谈的对象都因他的特殊处境而告吹,而现在的妻子是极其良善之人,明确表示要和柏剑一起把助养事业做下去。
柏剑说,他真正忧心的是助养孩子的合法性问题。
他会自嘲“在法律的边缘游走”:法律规定,以个人名义最多收养一名孩子。
但是事实是柏剑从未获得过孩子的抚养权,他尝试办过收养手续,但办不下来。他只偶尔和交接的家长签订助养的“免责协议”,他自己也拿不准有没有用。
鞍山市民政局慈善社工儿童福利科工作人员表示,支持柏剑的公益事业,也愿意为他找赞助和平台,但确实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柏剑与孩子们产生法律关系。
柏剑说,多年来,他亦认真考虑过“合法化”梦想之家——向民政局申办一个培训性质的公益学校,免费给孩子做马拉松培训,只谈“训”不谈“养”。办下执照来,就能请会计、做账目,再向社会公示收支。他说他已着手在做,先要把培训学校场地批下、消防达标,后续再推进。
一旦办成,“梦想之家”的财政将会透明,他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也能名正言顺。
已经长大的孩子们,进入各行各业,大多知恩图报——进银行的给他帮忙贷款,在公安系统的替他联络孩子落户,卖手机的送他最新款的手机。
目前助养的最大孩子来年就要考大学,还有好几个孩子准备参加省级比赛评二级运动员。最快的孩子能达到一级运动员水平。
26年间的比赛奖杯、奖牌、证书摆满了玻璃柜,还有更贵重的奖杯,放在外面怕碰坏了,柏剑和孩子们收着。
6月19日清早,阳光透亮。是大风天,云被吹向远侧,近处的天一碧如洗。
几个女孩连在车后,脚步踏踏,马尾辫甩得风生水起。柏剑穿件火红色的长袖运动衫,坐在他的白色四轮摩托上,仰脸喊:“快到家了,宝儿啊,坚持!”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