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1-07-16 11:09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考进班级前三名,我就奖励你100块钱”,“你考100分,我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家长们或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消减。而这背后蕴藏的就是德西效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西效应,探求其中的规律。
一、理论由来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即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一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吸引。
二、理论启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德西效应”给教师以极大的启迪,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教师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因此,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滥用奖励,要避免“德西效应”。
相关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习题练习
1.下列情况不符合德西效应的是( )。
A.小兰特别喜欢跆拳道,每次参加完跆拳道比赛取得名次后,妈妈都会奖励小兰一件衣服,小兰慢慢开始期待每一次跆拳道比赛,畅想着下次比赛完取得名次后,妈妈带她去商场买新衣服。
B.一个私人企业老总每次都在聚会沙龙上向人抱怨自己的高级人才大量走失:我已经连续给他们涨了很多次工资了,每次的涨幅都不小,怎么看不到一点成效呢?为什么都要走呢?
C.一位老人附近有几个顽皮的孩子整天吵闹,老人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后来老人逐渐减少奖励,最后老人一分钱也不给,孩子们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吵闹了。
D.M公司考核从三个方面win(致胜)、executive(执行)、team(团队精神)来考察员工工作的情况,并结合科学的薪金管理达到奖励先进、督促平庸的目的,从而吸引和激励了更多业绩表现优秀的员工在岗位上保持较高水平。
1.【答案】D。解析:德西效应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D项给了外部奖励,但结果是吸引和激励了,不符合德西效应。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教育心理学:神奇的感觉适应
下一篇: 教师招聘美术抽象艺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