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8-04 08:41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双向沟通,多维度沟通。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多媒体等辅助资源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度和谐化,实现课堂活动的愉快和高效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目标的学习与生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应试能力。帮助学生将来生存和发展。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思考、沟通、表达、组织等综合能力。
01当今社会,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呢
1、教书育人的目的明确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课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使用专业教材,教师应仔细考虑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审查复习资料、整理新教材、布置作业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合理选择教学环节;三是设计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审查新教材、整理新教材、布置作业等。
2、重点突出的教育内容
教师应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和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重要难点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3、教法内容得当
由于教师要把正确、科学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确认教学过程中所学的知识点是否正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点。
4、教法得当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以语言表达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对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教师可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5、文字表述清晰,字迹整洁
教师以普通话授课,语言流畅,声音大,语速适中,逻辑清晰。教师讲课应规范,准确,合理。教师讲授重难点知识时,要放慢速度,力度大,在重点内容上加标记,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重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02如何评价一节课的好坏呢?好课没有绝对标准,但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1、有意义
上课时,学生的学习首先要有意义。最初的意义在于:他学习新知识,进一步锻炼自己,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良好的积极情感体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进一步发展,越来越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学生可以学到新的东西。上课、进进出出都有变化吗?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了。事情进展得很顺利,老师的话学生们知道了为什么要上课?换言之,一个有意义的课程首先要是坚实的。
2、提高效率
有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的对立面,二是课程对全班学生的有效性,三是效果,四是效果如何,五是效果如何。效率之高。有些高,有些低,没有效率,有些只对少数人有效果,这门课不算很好。在这种情况下,这门课应该成为一门充实的课程。每个人都有事情要做,通过老师的讲课,学生会发生一些变化,整个课程就会充满活力。
3、生成性
一门好的课程并非完全事先设计好,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一过程既包括资源的生成,也包括过程状态的生成,可将这一过程称为丰富课程。
4、常态性
很多教师受公课、观后课的影响太深,一上课,就容易出现预习过度的缺点。老师上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上课时就带着准备好的东西表演,需要思考的冲突和相应的讨论,最后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产生了许多新知识。
公课、观众席应属研讨性质。叶澜教授提醒老师:无论谁坐在教室里,部长和市长,如果旁边没有人,就给孩子们上课,不为上课人听,而是为了没人听。这样的课,她称之为“平面课”,强调这是一堂平时可以上的课,不是很多人帮助准备的课。
03教师作为课堂的控制者,要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1、激发情感
为了让课堂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感态度,充实的精神状态,积极的语言激励,给孩子们带来听觉上的舒适感,如果开卷良好,成绩也不会太差。教师一进教室,脸就下垂了,眼神凶狠,学生就抓住了这个细节,紧张不安,精神紧张,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害怕,不愿意接受这位老师。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喜欢老师,这有助于他们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并且不断提高他们的成绩。儿童不喜欢老师,他们就会不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导致学科成绩不断下降。它是一个良性或恶性的循环过程,师生关系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不改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质量将难以提高。俗话说,如果你能调动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就能调动一切。
2、扩大范围
深度即课程的起源,是指教给学生新的知识。良好的课程,更宽泛的知识,不仅仅限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扩展的课程资源。能讲能做的教师不一定是好教师,但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储备。结合实际教学场景,触发相关学习资源,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就像叶圣陶说的,教师教学,不是全部授与,而是用摄像机来引导。要明白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是一种资源,希望自己的课程更具特色,基于教师自身的基础和经验资源。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扩大课程的广度,才能灵活地进行课程调整。
结语:真正上好课,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教师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认真备课外,还应注重课程环境、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后的反馈等,科学、合理、有效地发挥课程的作用。
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山东烟台新增省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