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bei.hteacher.net 2021-08-04 16:10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陶行知,原名陶文睿,后改知行、行知,生于安徽歙县。从小生活在贫困农村,聪明努力,勤奋刻苦。成年后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学习,师从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著名心理学家孟录,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创立个人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先生美国学成归来,便投身教育事业。率先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此突出学生的重要地位,一改以往重教轻学的思想。以此同时,开始了长达一生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活动。但也由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乡村学校,开展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活动,为后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提供了来源。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教育宗旨。并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等教育经验。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为支援抗日战争,陶行知先生培养了众多战争孤儿成为抗战建国人才。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贡献主要集中在“生活教育理论”之中,其核心观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即人们的生活状态不同,所经历的教育也就会不同。换言而知,一个人“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因此我们要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接受好的教育和好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认为完整的社会是完整的生活场所,也是完整的教育场所,因此也能将社会看做学校。如此一来,人民大众可以在社会中进行学习,向社会学习。而学校也应打开大门,突破围墙与整个完整的社会联系起来。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是在杜威“从做中学”思想批判和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学做合一”让儿童能够“做”生活中的事,而不是单纯的只会读书,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将学习的内容与所作所为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来,又能够到生活中去。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