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不必“教而优则仕”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8-12 09:56 教师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般说来,骨干教师是指那些业务水平高、教学成绩优秀,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教师。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骨干教师一旦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往往就会成为被提拔的对象。走向领导岗位后,有些教师很快适应新岗位,从而在教育管理上脱颖而出,成为名校长、名局长等;但大多数骨干教师由于个人性格、秉赋或气质等方面的原因,不适合当领导,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中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在管理岗位上反而成绩平平,从而荒废了自己的业务,最终一事无成。

不可否认,提拔骨干教师当干部,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本管理思想,是组织对这些人成绩的充分肯定。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能力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往往这方面能力强,另外一些方面的能力就表现得弱一些,比如陈景润是著名数学家,但他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一走上讲台心里就发慌,不知说什么好。

可见,世上全知全能的人很少见,除非他是圣人或者天才。从这一角度看,如果骨干教师确实有管理才能,可以提拔他们当干部,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就不必“教而优则仕”。

管理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人说“校长必须是一名优秀教师”,我同意这一观点,因为外行毕竟很难领导内行,但如果反过来说“优秀教师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校长”,这种观点就有点偏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教育者和好的教师,即校长应作为教师的教师。”陶行知先生认为,校长应该是“整个的”——“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个整个的校长。”这就意味着校长的能力和素养理当是结构化的、综合性和完整的。

有些校长教学上虽然也很优秀,却不一定出类拔萃,而在学校管理中却能够正确把握全局,有思路、有气魄,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做到知人善任,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非常恰当地处理各种内外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把学校办成了远近闻名的名校,他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校长。

顾明远先生曾经说过:“现代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鼓励骨干教师潜心教学研究,人尽其才,走一条“专家型”教师培养之路,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教师队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只是目前我们还缺少一个促进骨干教师发展的有效激励机制。

细细想来,许多骨干教师出名后为什么甘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争先恐后去当官,原因就在于当官比当普通教师实惠,可以名利双收。如果我们的管理部门能够做到让骨干教师既有名,又有利,而且让他们感到骨干教师比当官更实惠,情况可能要比现在好得多。

另外,人事部门在培养和选拔干部时,要坚持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考察干部时要多费一些周折,多听听来自于不同方面的意见,正确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确实把那些懂业务、有管理才能的骨干教师推向领导岗位。这样看来,克服“教而优则仕”的弊端,既是一个知人善任的用人制度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引导,为骨干教师创造良好发展机制的问题。

来源:网易新闻

责任编辑:郭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热点资讯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北京大风蓝色预警中,今天有六七级阵风,最高气温212024下教资科一2024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每人每年增加3中央气象台:全国降雨区域分散 南方高温将再度发展北京市教委:新学期起小学初中学生课间延长5分钟多地紧急通知:延迟开学!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