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1-09-29 14:58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7.离异家庭的幼儿莹莹随父亲和奶奶生活,他们禁止与母亲接触,可是莹莹非常想念她的母亲,于是她常常与小朋友说她常能看到她,她她给她买来了许多东西。 请你从幼儿德育的角度谈谈,这位幼儿的表现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如果是幼儿园教师,该怎么帮助她?
8.为什么幼儿园体育、舞蹈等活动中,教师宜采用“镜面示范”的教学方式?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P10)
2.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3.社会性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尊纪守规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
4.性别化即理解和接受性别,并产生社会认可的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
5.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6.最近发展区即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环境中事物的个别性质的反映。
9.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11.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2.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独特、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13.性格是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1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15.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6.遗传素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17.动作思维也称直觉行动思维,其特点是思维伴随着动作或行动来进行,行动停止,则思维也随之停止。
18.具体形象思维既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维。
19.抽象思维指依靠语言或文字、数字或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1.保持、重现 2 遗传和生理成熟、环境
3.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 4.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5.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从上到下法则、从中心到边缘法则
三、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C
四、简答题(略)
五、综合分析题(略)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辽宁省沈阳市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汇总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之课程试题2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