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1-09-29 15:02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五、名词解释
1.讲授法
答案: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发展。
2.教育目的
答案: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队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3.美育
答案: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六、简答题
1.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参考答案: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是: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是: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七、论述题
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参考答案: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辽宁教师招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之课程试题2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