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09-29 16:43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概括小说的内容,整理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运用倒叙手法的作用。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把握人物形象特征,探究祥林嫂这一悲剧命运的产生源于封建社会陈旧思想的迫害。

3.学会语言、肖像、动作、环节等描写方法。

4.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怀旁人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特征,探究祥林嫂这一悲剧命运的产生源于封建社会陈旧思想的迫害。

难点:体会作者叙述中强烈的爱憎之情,揭露封建思想观念以及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初中学段曾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孔乙己》等篇章。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一些人物,比如由聪明活泼的闰土变麻木愚昧的闰土,由站着喝酒却穿长衫的孔乙己等,鲁迅先生往往通过人物的形象特征揭示社会封建余毒毒害人民的主题。接下来,我们学习鲁迅笔下的另一个人物——祥林嫂,看看《祝福》这一篇小说揭露了什么内容。(板书《祝福》)

祝福:旧俗。除夕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朗读、默读,同时圈画生字词,老师带领解决疑难字词“幽微”“谬种”“踌躇”“间或”等。

2.(讨论法)老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再读,在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了解文章内容并理清文章结构。

问题:①读完以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复述一遍小说主要说了哪些内容。

②尝试划分小说的情节结构。

③作者采用了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老师总结,明确:

①主要内容:祥林嫂夫死成了新寡→第一次出来帮工→被婆家劫持,改嫁进山→夫、子死后第二次出来帮工→沦为乞丐→死去。

②情节结构:

划分小说的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③方法:倒叙,作用: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组织学生找出对祥林嫂肖像描写的句段,圈画并研读赏析。

教师总结:

(1)不断地自述阿毛的死,突出祥林嫂丧子的自责和悲痛。

(2)与柳妈的对话,加深了精神负担。

(3)与“我”的对话,展现祥林嫂矛盾的内心,希望的幻灭。

3.组织学生找出作者对环境描写的句段,圈画并研读赏析。(教师指定2-3名学生回答。)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

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时间

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流程

教师资格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张欣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资格证国考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教案汇总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教案教资高中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用计算机解决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认识人工智能》教案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信息系统安全与防护》教案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科技《信息安全与保护》教案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