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chuan.hteacher.net 2021-10-15 15:56 四川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 )。
A.循序渐进 B.温故而知新
C.藏息相辅 D.长善救失
2.我国在唐末出现的新的教育形态是( )。
A.私学 B.书院
C.官学 D.私塾
3.“出自选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的( )。
A.洛克《教育漫话》 B.卢梭《爱弥儿》
C.康德《论演说家的培养》 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4.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
A.《吠陀》 B.《圣经》
C.《心经》 D.《楞严经》
5.《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 )。
A.启发式教学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教学相长
答案解析:
1.【解析】A。“学不躐等”是学习不跳跃这个层次,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
2.【解析】B。唐朝末期,出现了书院。私学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塾是主要是上课地点,官学是在西周时期。
3.【解析】B。题干中论点出自卢梭的《爱弥儿》。
4.【解析】A。古代印度的教学内容是《吠陀》。
5.【解析】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指教师应当用引导的方式,启发的方式教育学生,是启发性教育思想的体现。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题:教育公基模拟题(5)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