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1-10-25 09:31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及原因。他用的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
C.测验法D.实验法
2.“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
A.感知B.记忆
C.注意D.思维
3.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在白天还是傍晚,看到树叶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4.某儿童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后,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一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某同学主动板演解题,可是解错了,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肯定他勇气可嘉。该老师运用到是( )。
A.替代强化B.局部强化
C.延迟强化D.符号强化
6.学生通过学习查阅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自己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
7.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D.戌辰学制
8.“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
A.教育准备生活说B.教育适应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D.教育改造生活说
9.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10.“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当有疑难时才向教师请教;教师不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只为学生分别制定参考书,布置作业;教师按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并接受考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D.分组教学制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高中政治
下一篇: 教师招聘美术学科模拟题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