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1-11-03 13:05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D
【解析】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可以推荐学习困难的学生困难的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加有偿补课,故本题选D。
2.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故本题选D.
3.A
【解析】教育法的立法特点: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其中权威性和可变性相结合不属于教育法的立法特点。故本题选A。
4.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跟善人一起,就像到了长满香花草的房子里,时间久了之后,自己也变得很香了,因为已经与它同化。是指环境对人的影响。故本题选B。
5.D
【解析】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故本题选D。
6.B
【解析】教师权利包括:(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题干中“打破传统教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方式改革”属于教育教学权。”故本题选B。
7.B
【解析】师生关系在人际关系层面上是民主平等。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教学上是授受关系。故本题选B。
8.A
【解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素养,任担当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种国家层次上的责任担当。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有学者把校园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即学校这个群体和构成它的个体对教育目的、过程、规律的认识,属于校园文化的理性因素;二是情感成分,是学校这个文化体内的成员对教育、学校、班级、同事、同学、老师、学生特有的依恋、认同、参与、热爱的感情,这种感情内通常包含着很深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和献身精神;三是价值成分,即学校校园所独有的价值取向系统;四是理想成分,即学校及其成员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所表达的希望和追求。教室的板报、名言、舆论属于精神文化。故本题选B。
10.C
【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A、B选项说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D选项说明教师要终身学习。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61
下一篇: 教师招聘美术学科模拟题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