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bei.hteacher.net 2021-11-11 10:35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生活教育实践
(1)晓庄学校
陶行知曾提出了“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口号。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他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亲自试验,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找改造中国教育的出路。1930年,晓庄学校被查封。
(2)山海工学团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一步探索中国教育之路,以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
(3)“小先生制”
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缺乏、经费匮乏、女子教育困难等问题,陶行知提出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提出“小先生制”,即“即知即传”,人人将自己所识的字和所学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陶行知认为小孩也能做大事,“小先生”不仅教别人识字学文化,还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知识不断得到推广。
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反映了他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他将杜威的思想翻了个筋斗,形成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什么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由上可知,“生活即教育”主张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二是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三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
首先,“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在陶行知看来,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即主张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场所为教育的场所,让整个社会都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其次,“学校含有进步的意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主张,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对象、内容和作用,让人民大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要以生活作为学校的中心内容;反对的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死学校”,而不是主张取消学校。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
“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其包含以下要点:
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将传统教育下相互割裂的“劳力”和“劳心”联接起来;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即“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再次,“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有教先学”是指教人者先教自己,为教面学;“有学有教”即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只要有学识、有能力的人都可以教别人;最后,“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人式教学法的否定,主张“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综上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至今都富有启示,故整理出来便于大家更好理解。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