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bei.hteacher.net 2021-11-11 11:19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虽然考频相对较低,但是过于抽象,难以理解,也是考生们在复习备考中容易忽略的一个知识点。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丰富形象的例子,帮助大家快速掌握以下几个经典情绪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他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比如,我们身体先哭,然后才会产生难过的情绪;先动手打人,然后才生气。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说:“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最初的真正原因。”
小结:
情绪刺激→行为→情绪体验
比如,看到熊,立即逃跑,然后才感到害怕。
(二)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所以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比如:感到害怕的同时会哭;生气的同时产生打人的行为。
小结:
情绪刺激→丘脑→行为+情绪体验(二者同时发生)
比如,看到熊,传送至丘脑,感到害怕的同时逃跑。
(三)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①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②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小结:
刺激情境→评估→情绪体验
比如,看到熊,评估熊在野外的环境中,感到害怕;如果评估熊在动物园关起来的环境中,不害怕。
(四)沙赫特—辛格的三因素情绪理论
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景的评估,三方面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情绪,这个转化过程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小结:
情绪刺激→生理反应+认知过程→情绪体验
比如,看到熊,认为熊有有威胁并且腿抖个不停,然后感到害怕。
【考题演练】
1.主张丘脑在情绪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理论
C.沙赫特情绪认知理论 D.当代情绪理论模型
【答案】B。
2.动物园和旷野郊外的老虎带给人的情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用( )给出合理的解释。
A.坎农-巴德理论 B.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C.外周情绪理论 D.沙赫特和辛格的二因素理论
【答案】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河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之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下一篇: 幼儿教师招聘:幼儿教育综合知识19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