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qinghai.hteacher.net 2021-11-17 10:47 青海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有一位教育心理学家在我们的考试中出现的频次非常之高。他的理论也是教师招聘考试中考查的重点部分,他就是西方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很多小伙伴对于皮亚杰的知识点感觉到很陌生,那么今天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块来学习一下皮亚杰的相关知识点。
人的身心发展的四大动因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
皮亚杰提出了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他认为,人的发展不能只是单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由内在因素(如遗传,成熟机制)和外部环境(社会发展水平,个体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的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地位: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前道德阶段阶段(0—4岁)、他律阶段(4—8岁)、自律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
建构主义发展观
在建构主义发展观当中,皮亚杰主要提出了四个名词,即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关于某物系统的认识,即一种独特的认知结构;
同化:面对新的刺激情境时,直接把新的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顺应:面对新的刺激情境时,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才能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使有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在环境保持协调。
综上可见,同化和顺应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改变的就是顺应,不改变的就是同化。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获得了低级的行为图示‚九个月以后的宝宝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知道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只是暂时不存在眼前而非消失在世界上)
(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
1.万物有灵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如他会觉得布娃娃会像人一样口渴、饥饿;
2.自我中心,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定会知道,自己喜欢的他人也会喜欢,最典型的就是“三山实验”的例子;
3.思维不可逆(只能前推不能后推)、不守恒(事物形态发生改变认为其质量也会跟着改变);例如小明有个哥哥叫大明,问小明有没有哥哥,回答有,叫大明,再问大明是否有弟弟则回答没有,说明他思维不可逆;同样的两个苹果,当其中一个被切成四片时,儿童会认为四片的更多,而不会认为两个苹果是一样的,这就是不守恒的表现。
4.思维还具有刻板性和集中化倾向,如思维刻板的儿童会认为扎辫子的就是女生,穿制服的就是警察。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运算但是必须借助具体事物的支撑,比如他去过体育馆几次,问他从家怎么去体育馆时,会回答说出门往这边看到一个超市,看到超市以后再往那边看到一个幼儿园,然后往前走就是体育馆了,他的思维必须借助超市、幼儿园这样的具体事物或者表象的支撑。
另外,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也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了,并且去集中化,能从多个维度考虑问题。
(4)形式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进行抽象逻辑运算,并且思维具有灵活性和补偿性,可以理解符号的意义以及隐喻和直喻。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名儿童在玩玩具时,他既可以按照颜色将所玩的玩具进行分类,又可按照形状进行分类,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到了(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答案】C。解析:题干体现了儿童可以按照颜色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形状分类说明儿童已经能够进行多维性的思维,多维性属于的具体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皮亚杰道德认识发展论,5-8岁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根据外在标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人创造的
B.评定是非时,非好即坏,非善即恶
C.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是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动机
D.把惩罚看作是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
1.【答案】ABC。解析:5至8岁的儿童处在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并不把惩罚看作是改变人的手段,他们更多的把惩罚看作是天意和报应。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教育法律法规中的“锱铢必较”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