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1-11-18 14:26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凡是对教育史稍有了解的人想必都听说过《学记》的大名,这本世界上最早的的教育论著,由于它这响当当的名号也就自然成为了咱们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客了。当然,《学记》中短短一千多字,句句蕴含了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学记》中的教育智慧。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为俗,其必由学”
译文: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思想: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社会本位论
2、“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译文: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思想:启发诱导
3、“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译文: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译文:施教者不按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译文: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思想:教学要循序渐进
4、“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译文: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思想:要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文: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思想:学习要多交流、多讨论、多分享;教学方法—讨论法。
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思想: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7、“禁于未发之谓豫”
译文: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
思想:及时预防,未雨绸缪
8、“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译文: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
思想:学习要课内外相结合
9、“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发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思想: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
10、“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译文: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思想:因材施教
练习题:
一、多选题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著述,以下观点出自《学记》的有( )。
A.教学相长 B.化性起伪 C.温故知新 D.长善救失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出自《学记》的观点包括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豫时孙摩”、藏息相辅等,A选项和D选项正确;B选项,化性起伪出自《荀子·性恶》;C选项,温故知新出自《论语》。
二、判断题
《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教学相长”的理解。《学记》中的“教学相长”强调教师通过学习和教学两条途径提高自身素养,并非师生间的相互促进,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辽宁教师招聘之演示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