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1-11-18 14:37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绝对的,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知识会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化,会继续出现新的解释。另外,不同的问题情境,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工原有知识,不同的人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知识的理解也会不同。
(二)学习观。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
(三)教学观。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简单地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该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换言之,探索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动地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与理解的学习方式。
(二)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学生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支架。
(三)情境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成为情境教学。知识、学习是与情境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改,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合作学习主要是以互动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教学活动取向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
例1.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有时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A.建构主义心理学 B.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精神分析心理学
【答案解析】A。解析:抛锚式教学也称情景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去认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如同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具有情境性,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因此答案选A。
【解题思路】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具有情境性,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抛锚式教学正是运用了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在真实的问题之上,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达到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答案选A。
例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
A.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B.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丰富的、差异的,要注重学生的先前经验
C.学习是主动建构的社会性过程,也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过程
D.教学时促进学生知识“生成”,而不是传递客观的现成知识
【答案解析】ABD。解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客观的知识是不存在的,知识的学习时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情境等因素有关,因此学习不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过程,排除选项C。选项A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选项B是建构主义的学生观,选项D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因此答案选ABD。
【解题思路】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选项A正确。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独特性的经验,选项B正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选项D正确。选项C说学习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过程,这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知识的过程,因此选项C错误。答案选AB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辽宁教师招聘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下一篇: 品德评价法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