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teacher.net 2021-11-23 14:23 陕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物质的本质属性)
2、学会用密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正比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密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定义法来求密度的概念。
【难点】
理解密度为物质的基本属性。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的故事。”
学生大都会说一样重。
教师可以引导:在小时候,为什么我们会以为铁重呢?
学生分析:在听到这个问题时,我们会下意识的以为,在体积一样的时候,铁是比棉花重的!
教师引导: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从物理学角度其,体现了物质的什么性质呢?
由此引入新课密度。
环节二:概念建立
1、提出猜想
教师引导:物体的密度和什么有关呢?
学生分析:由生活出发会发现:对于同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其质量越大;对于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没有固定的关系。
教师引导:那由实验来确定下密度与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设计实验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利用手中的工具来验证自己的假设。遇到学生可以考虑三个问题:
(1)实验中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2)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
(3)咋样设计实验方案和处理实验数据?
为了降低难度,提供边长不等的立方体铁块和铝块。实验中,教师要巡场并指导。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下一篇: 陕西教师招聘备考:走进班杜拉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