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ebei.hteacher.net 2021-11-24 15:39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本文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作者铁凝选取全知视角,把叙事者定位在台儿沟之外的城市人身上,用城市人的眼光审视着这个村庄的一切。看似平淡不奇,却包含着一个时代的引领,一个乡村的巨变。饱满的人物形象,充实的社会背景,给了这篇小说不一样的灵魂。人物形象、语言特点是本篇小说的亮点,如何研读?华图教师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小说描写景物的句子。
2.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感受主人公淳朴、自然、执着的人物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主人公淳朴、自然、执着的人物品质。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80年代是一个对“现代化”充满神秘与迷信的时代,产生了一种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代化必然代表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蛮,但敏锐的作家铁凝却从现代化进入以前,人性淳朴的民间社会进行了美轮美奂的赞美,这种深远的意蕴,有怎样永恒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作品来品味、体会。【板书:哦,香雪】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第一部分(1-4):火车开进了台儿沟这个小山村。
第二部分(5-43):火车搅乱了村子的宁静,姑娘们去村口看火车,好奇充斥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44-61):姑娘们和火车上的旅客做买卖。
第四部分(62-81):因为铅笔盒,火车拉走了香雪。
2.多媒体展示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铁凝,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主要著作:《哦,香雪》《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创作背景:这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在此之前的山村闭塞、落后、传统,当时还没有人外出务工。
(三)深入研读
1.小说描述的场景线索就是火车,火车进村之前,这里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生活贫穷,一天只吃两顿饭;封闭保守,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深处的褶皱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者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2.小说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香雪和凤娇。
3. “大山”“火车”在小说中并不仅仅是实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它们象征了什么?
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的环境和村里人的内心;“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的一切实物和思想。【板书:大山 火车 文明】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