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1-26 09:50 福建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理解。地方课程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地方课程可以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的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要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因此,B选项错误,校本课程是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赫尔巴特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通过分解新教材、比较已掌握的知识,清晰明确地感受新教材)、联想(建立新旧观念的联系)、系统(在教师指导下,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寻求结论和规律)、方法(通过实际练习,运用系统知识,使之变得更熟练、牢固)”的“四阶段论”,也是著名的“四段教学法”。故本题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归因方式。将学习成功归因于机遇,或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都会降低自我效能判断;而将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则会提高自我效能判断。故本题选B。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前运算阶段(2-7)岁的主要特点:(1)早期的符号功能;(2)守恒概念没有形成,思维缺乏观念的传递性;(3)思维的片面性。(4)泛灵论;(5)思维活动表现的关系单一,不能进行可逆运算;(6)自我中心性;(7)集体独白。题干中的表述是自我中心的体现,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理解世界,认为别人看到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样。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结合教育现象概念分析,阅读报纸、杂志、参观博物馆、家长批评孩子属于教育现象,所以ABD选项属于教育现象。婴儿走路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呈现,不属于教育现象。故本题选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