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xi.hteacher.net 2021-11-29 13:44 山西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考情分析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教育目的理论是一个重点内容,这一部分常以识记类的单多选或者以理解型的单选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教育目的理论与人物的对应、每个教育目的理论的观点的掌握。
二、知识详解
(一)个人本位论
1.基本观点: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个人本位论。
解析:(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制订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订的。教育的真谛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目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他们认为,社会价值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否则,单纯地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压抑和排斥个人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者认为,如果按照社会要求去要求个人,这些社会要求就会阻碍个人本能的健全发展。
2.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解析:卢梭名言:“凡是在造物主手中出来的东西就是好的,一转移到人手里就变坏了,因此,必须把儿童从社会的影响下挽救出来”。
3.基本评价:个人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和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探讨过程中不免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明显的片面性。
(二)社会本位论
1.基本观点: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杜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
解析:(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人的一切发展也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2.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那托尔普、凯兴斯泰纳等
解析:孔德名言:“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那托尔普名言:“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
3.基本评价: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这种极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造成对人本性的束缚和压抑。
(三)教育无目的论
1.基本观点: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2.代表人物:杜威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下一篇: 山西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刷题7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