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21-12-02 14:33 内蒙古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现代教育的生活意义的失落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
A.自我的迷失 B.关系的异化 C.理解的缺失 D.情感的疏远
1.【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生活意义的失落表现。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是生活世界的核心。现代教育濡染下的一代又一代人逐渐被科学世界教育的魔棒引入科学王国之中,忘却、迷失了回归生活世界、实现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精神归程。现代教育的生活意义的失落表现为:自我的迷失、关系的异化、理解的缺失和文化的冲突四个方面。
A选项,科学世界主宰的教育,把教育的全部内容都用客观的、物的、理性的科学武装起来,剔除了生活教育本来固有的主体、人性、信仰的内涵,把受教育者流放到科学的海洋、信仰的荒原之上。他们不知道哪里有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灯塔,哪里是支撑人生奋斗信念的彼岸,不知道自己是谁,为谁而生,为谁而奋斗,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走向何方。
B选项,现代教育的极端科学化,导致了只能在生活世界中生成的关系枯死于科学世界的教育里。诸如人与人的淡漠,人对自我的无知,人对物的驾驭、掠夺与破坏等都是关系异化的表现。
C选项,科学世界的教育是以客观的旁观式的理性的主体无涉的清规戒律来规约教育活动,开展教学行为,极其排斥主体介入和主观体验,笃信物我两分,人的情感、态度都可以解析为神经生理水平上的变化,将主观的精神还原为客观的分析。
D选项,是干扰选项,应排除。
综上,本题正确选项为 ABC。
2.现代教育的多重疏离主要体现为( )。
A.现代教育与自然的疏离 B.现代教育与人的疏离
C.现代教育与社会的疏离 D.现代教育与自我的疏离
2.【答案】ABCD。本题考查现代教育的多重疏离。现代教育的多重疏离主要体现为现代教育与自然的疏离、现代教育与人的疏离、现代教育与社会的疏离和现代教育与自我的疏离四个方面。
A选项,生活世界的教育是一种自然教育,正如卢梭所说,自然所给予我们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他的浪漫自然主义教育的正确性在于,无法得到证明的理想对道德和思想进步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育跟自然的疏离也指现代教育是在一种抽象的人为化的环境中开展教育活动,失却了教育本身应该具有的丰富多样的色彩。
B选项,教育是通过种种手段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人的潜质和能力。然而,现代教育已经把“人本”的教育核心和本体理念置于边缘地位,代之以工具主义取向,以目的论的目标、模式、标准制造一代又一代活的机器人,忽视了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情感、体验、兴趣、意志的培养,“结果是我们把任意的符号提供给儿童。”
C选项,现代教育跟人的疏离,并没有因而使现代教育滑向另一端,走向以社会为教育目的,而是同时导致了跟社会的分离。这是在教育目的取向上,现代教育的“双输”(而不是“双赢”)悲剧。人与社会的相关性,决定了疏离于人的教育必然走向疏离于社会。现代教育不注重考虑当下社会的真实背景,受教育者生活的实际社会环境,忽视了社会对教育的呼唤及社会问题对教育的挑战,导致教育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D选项,由于现代教育疏离于社会,沉浸于科学世界之中,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世界,致使现代教育丧失生活意义,迷失自我。现代教育不是从受教育者个性出发,不是以培养受教育者个人完善和成长为宗旨,不能引发受教育者个体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从而导致教育跟自我的疏离。
综上,本题正确选项为 ABCD。
3.美国霍姆斯小组发表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报告有( )。
A.《明天的教师》 B.《明日之学校》
C.《明日之教育学院》 D.《教师专业标准大纲》
3.【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霍姆斯小组发表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报告。美国霍姆斯小组在美国进行了 10 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分别在 1986、 1990 和 1995 年发表了《明天的教师》、《明日之学校:专业发展学校设计之原则》和《明日之教育学院》三个报告,引起了美国各界对教师教育的广泛关注。
A选项,霍姆斯小组的报告《明天的教师》则提出,教师的专业教育应至少包括五个方面内容:把教学和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研究;学科教育学知识,即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人际知识”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专业独有的素质、价值观和道德责任感;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B选项和C选项,霍姆斯小组又于 1990 年和 1995 年分别发表了《明日之学校》和《明日之教育学院》等系列报告。
D选项,美国成立了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制定了《教师专业标准大纲》,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作出了明确界定。故不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正确选项为 ABC。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易错题1
下一篇: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客观题6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