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1-12-02 15:47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及性状分离的概念,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2.通过学习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解释和推理的方法。
3.通过对1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学习,认同敢于质疑、勤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及性状分离的概念;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难点:1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解释。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导学生说出遗传这一现象,讲解最早发现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孟德尔,他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教师交代今天所学的主要内容: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时引出标题。
(二)新课讲授
讲解孟德尔的实验,他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挑选出在株高、花色等七对相对性状上呈明显差异的植株,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杂交实验,并追踪这些性状在后代中的分离情况,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进行板书。
随后结合着性状分离的结果,讲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和表现型这些概念。
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材中的全部子二代的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共同得出子二代的显隐性之比为3:1。
接着,教师结合着板书对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解释,并直观展示如何用字母表示基因型,随后讲解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等概念。
(三)巩固提升
提问孟德尔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所学。
作业:孟德尔如何证实自己的假说是正确的?
四、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马嘉悦
上一篇: 《基因的分离定律》说课稿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