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21-12-02 15:51 内蒙古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在康德看来,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标志是( )。
A.学校的出现 B.教育 C.国家的建立 D.文化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概念发展历程。
到19世纪文化概念才开始被人们科学地加以界定,并注意到了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有所不同。康德认为,文化是在公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标志着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转变。黑格尔指出,文化始终与人类劳动相联系,在人类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实践文化与理论文化。19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故D项正确。
A项: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了解文化的概念发展历程
2.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重视礼乐教育 D.重视科技教育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儒墨两家的教育思想。
儒家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文(六经)行忠信、道德教育;偏重社会人事;轻视武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墨家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政治和道德、科学技术、文史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轻视礼乐教育。C项正确。
A和B两项:均属于儒墨两家共同的主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儒家轻视科技教育,墨家重视科技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了解并区分儒墨两家的教育思想
3.小刚坚持“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生活准则,他的道德发展处于习俗水平。( )
3.【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
互惠利他性,即每个利他者都有一种期望,即利他行为在以后的某个时刻会得到回报,甚至是加倍的回报,这取决于利他行为的实际价值。例如“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和融惯性的伦理原则做出的道德决定。这些原则就是普遍的公正原则、互惠原则、人权平等原则和尊重个人的人类尊严的原则。因此题干所述应是后习俗水平。
【解题思路】理解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中的各个阶段。
4.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策略类型的识记、理解情况。魏因斯坦和梅耶区分出三种一般性的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重复记忆,反映了对学习材料的一种“表层”或肤浅的加工;精加工策略是指对学习材料补充细节、解释意义、举出例子、作小结、作出推论或使之与有关的观念形成联想等;组织策略是指找出学习材料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以帮助记忆和理解,如列提纲、画结构图等。类似地,加西亚和宾特里奇也把认知策略分为三类:一是记忆策略,它用于记忆事实性的知识,包括复述、聚类、利用表象、记忆术等策略;是精加工策略,用于深人理解学习材料,包括释义、作小结、创设类比、做概括性的笔记、提问等策略;三是组织策略,它也用于深入理解学习材料,包括选择要点、列提纲、组织观点等。
题干中通过“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正是找出学习材料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以帮助理解,正是属于组织策略。A、B、D选项皆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准确理解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
5.我国2013年启动教育扶贫工程,制约人们受教育的首要因素为( )。
A.经济因素 B.政治制度 C.文化水平 D.科技水平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其中,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是指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因此,制约人们受教育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B项正确。
A项: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因此,经济因素是制约人们受教育的首要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表现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观念;(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动力作用;(2)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4)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5)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准确识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制约关系。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易错题13
下一篇: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综合知识客观题6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