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21-12-07 15:11 内蒙古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也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的成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能逐步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日常的学习活动也已开始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高年级小学生已逐渐能够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组织自己的注意。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由于强烈的直接兴趣的影响,约90%的中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偏科现象。这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得到了发展,并且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跃居主导,最明显的特点是注意的随意性增强,具体表现为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增强,注意逐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性质。
虽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发展,但无意注意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明显地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绪型、以有意注意占优势的意志型、以有意后注意占优势的自觉意志型,即智力型。教师应针对他们注意发展的特征和个别差异,发展其注意力。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的广度除了与注意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经验变得丰富,注意广度日益扩大,13岁儿童的注意广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不良在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自身兴趣的左右。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其中,小学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中学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3.注意分配的发展
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发生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基本上不存在差异。
4.注意转移的发展
注意转移的能力随着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研究表明,注意转移发展的趋势是: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是迅速增长期,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是发展的停滞期,高中二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是缓慢增长期。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一堂课中,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上一篇: 内蒙古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3
下一篇: 幼儿园教学教研考点1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