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1-12-13 13:24 重庆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请简述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经济上:明朝中后期从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引种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玉米、红苕、马铃薯、烟草、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红苕、马铃薯和玉米,使明清人口的急速增长有了粮食保障,还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商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购买、运输,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2.外交上:明朝时葡萄牙骗居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中国开始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最为典型的事件。清朝入主中原后,因为害怕汉人和西方殖民者勾结起来威胁满洲人的统治,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使清朝丧失了同欧洲充分交流的机会。
3.文化上:罗马传教士直接到中国来,基督教重新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为了顺利传教,带来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书籍和知识,西方文化开始直接在中国传播;中国学者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西方著作的成果,徐光启和宋应星就是突出的代表。所谓“西学东渐”,就是新航路开辟在文化上的影响。
二、请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奇珍异宝的需求;寻找建文帝。
哥伦布远航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获取商业价值。
2.性质不同
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
哥伦布航海:利益驱动、暴力掠夺。
3.结果不同
郑和下西洋花费巨大,国库不济,航海停止,后来皇帝采取闭关锁国,国力衰微。
哥伦布航海掠夺了巨额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三、请简述世界市场形成历程。
【参考答案】
1.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2.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3.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市场最终形成。
四、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以任务型教学指导下的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五、简述讲授法的概念?
【参考答案】
讲授法亦称“口述教学法”。顾名思义,它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历史知识的方法。具体说,它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叙述历史事实,描绘历史情境,解释历史概念,合乎逻辑地分析,论证历史原理和阐明,揭示历史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收获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是学校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上好历史课的根本保证,也是历史教师的重要教学基本功,其关键在于教师怎样进行讲授。
具体来说,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三种形式。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是讲述法和讲解法。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马嘉悦
上一篇: 《生肖的联想》答辩题目及解析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