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笔试语文高频考点之语病辨识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2-14 09:2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1.搭配不当

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

①临近考试,各位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提高了。

【解析】“学习态度”不可与“提高”搭配。

②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解析】“北京”不能是“季节”。此句中,由于定语和中心语放错了位置,导致主谓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如:

①对于“三农”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解析】滥用介词“对于”,造成主语残缺,故应将“对于”去掉。

②这种创作思想,造成了我们的文艺作品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解析】缺少与“造成”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语,故应在句末加上“的局面”。

2.成分赘余,主要有堆砌词语、语义重复、虚词多余。如:

①睡前有三忌讳: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睡处不可当风。

【解析】“忌”和“不可”词义相同,应删除其一。

②刘晓阳被当选为我县的县委书记。

【解析】句中,“被”与“当”都是介词,造成多余,故删去“被”。

3.语序不当

主要有名词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事理逻辑顺序不当。如:

①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解析】应改为: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②我们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前一分句主语是“我们”,后一分句主语是“事业”,前后主语不一致。应改为:如果我们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4.结构混乱

主要有句式杂糅、中途易辙。如:

①从1987年《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解析】“以……为起点”和“从……开始”两种结构杂糅,应删除其一。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解析】前一分句的主语是“中国人民”,句子没说完就开始说下一句,后一分句的主语变为“中国的革命”。应将“自从”移到“中国人民”之前。

5.不合逻辑

主要有概念不恰当、自相矛盾、两面对一面、否定不当、主客颠倒等。如:

①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解析】“能否”是两面词,而“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则是一面的情况,应删去“能否”。

②二百多救援战士,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解析】“二百多救援战士”怎么会有“几千条”胳膊?不合事理。

6.表意不明

主要有缺少必要的语境限制、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指代不明、停顿不同等。如:

①鸡不吃了。

【解析】可以有两种理解:①人不吃鸡肉了;②鸡吃的食物太多了,吃饱了。

②我看见他很高兴。

【解析】这句话有两种理解:①我看见他,我很高兴;②我看见,他很高兴。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马嘉悦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特岗教师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4甘肃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土地的分类及权属2024甘肃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科技考点——第一2024甘肃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历史文化知识——2024甘肃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指导——2024甘肃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关于辩证否定观的2024甘肃特岗教师公共基础知识:“不平凡”的职业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