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15 15:50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2.西方
人物 | 思想 |
苏格拉底 | 创立了一种问答式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讽刺、定义和助产。 |
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认为: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可教的,因为知识是可教的。 | |
柏拉图 | 代表作《理想国》,教育理想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
亚里士多德 | 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中。①灵魂说;②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三)科学教育学阶段、(四)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人名 | 国别 | 观点 |
培根 | 英国 |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 |
夸美纽斯 | 捷克 | 《大教学论》被认为是独立教育学开始形成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即教育要遵循自身规律; (2)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了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的思想; (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
洛克 | 英国 | 《教育漫话》:“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
卢梭 | 法国 | 《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顺其自然”。 |
康德 | 德国 | 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的第一人。 |
赫尔巴特 | 德国 | 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要注重道德教育,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
杜威 | 美国 |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现代教育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3)“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4)提出五步教学法。 |
斯宾塞 | 英国 | 《教育论》,提出“教育预备说”,主张教给学生有利于生活的科学知识。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
人名 | 国别 | 观点 |
克鲁普斯卡娅 | 苏联 |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
凯洛夫 | 苏联 | 《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
马卡连柯 | 苏联 | 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 |
杨贤江 | 中国 |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
(五)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外国现代教育思想
人名 | 国别 | 观点 |
赞科夫 | 苏联 | 《教学与发展》 |
苏霍姆林斯基 | 苏联 | 《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
布鲁纳 | 美国 | 《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式学习。 |
布卢姆 | 美国 | 《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
巴班斯基 | 苏联 | 《教学过程最优化》 |
瓦•根舍因 | 德国 | 《范例教学原理》 |
2.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人名 | 观点 |
蔡元培 | 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五育并举”;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等。 |
陶行知 | 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黄炎培 | 职业教育先驱,“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