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15 16:0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概念。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因此,A选项说法正确。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故B说法正确。广义的教育是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题干D选项表述太片面。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历史性。历史性: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题干中指出原始社会和当代社会的教育内容不同符合教育的历史性。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A选项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B选项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观点是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C选项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苏联)凯洛夫,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劳动;D选项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观点认为教育是神创造的,体现神的意志。题干中孟禄的说法属于心理起源说。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赴后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题干中说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时至今日,这一教育仍然在教育界的广泛推崇说明我们在继承前人的精华。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教育的特点:(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2)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3)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4)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故本题选D。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历史性。教育具有历史性即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不平衡的特点,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我国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教育具有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不是随国家消亡而消亡。故本题选A。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家的对应。因材施教思想最早是由孔子践行的,所以因材施教思想对应孔子,A正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所以B正确;教育无目的论是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理论中的一种,是由杜威提出的,所以C正确;助产术是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故本题选D。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并提出了劳动起源说。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脱离的社会是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包含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故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教育思想家及其理论。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思想截然对立,被看作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关于教育的本质,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等理论。B选项,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C选项,思孟学派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D选项,卢梭的《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故本题选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