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1-12-16 15:57 安徽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记忆的最大变化是遗忘。
遗忘的原因
1.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解释:强调必须通过强化才能保持,这是永久性遗忘,也是真遗忘。
2.干扰抑制说
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解释:关键词为“干扰”,强调在记忆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而遗忘,这是被动性遗忘。比如,早上学习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前摄抑制的干扰,晚上学习效果好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的干扰。
3.同化说
代表人物:奥苏伯尔
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解释:强调对知识进行整理后可以简化记忆负担。是遗忘学说中唯一一个积极的遗忘。
4.动机说(压抑说)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解释:关键词为情绪和动机,这是一种主动性遗忘。
5.提取失败说
代表人物:图尔文
主张: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解释:关键词为“线索的提取”,这是暂时性的遗忘,也是一种假遗忘。
【练习题】
1.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概括和总结的方法,整理所学知识,发挥( )的作用,减轻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A.复习 B.积极遗忘 C.过渡学习 D.精细加工
答案:B。解析:同化说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2.小明在考试的时候由于过度紧张导致大脑一片空白,这种遗忘的原因是( )。
A.压抑说 B.同化说 C.干扰抑制说 D.提取失败说
答案:A。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强调情绪和动机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招聘依恋的类型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