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16 16:46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目前运用最多、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故本题选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性原则。孔子的启发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中西启发教学的两大源头,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C。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B选项没有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是通过看视频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属于直观性原则。C选项为易混淆选项,推荐对三国史掌握得特别好的学生去参加相关的知识竞赛只是发挥某些学生的特长,并没有体现因材施教中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D选项也没有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故本题选A。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备课的内容。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认知特点、生活经验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题干中,学生反映的对“定语”和“从句”这两个概念都未理解,显然就是小张老师是在没有准确判断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故本题选C。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五个阶段,其中,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指:理解的目的在于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题干中正是对两个概念本质的认识。故本题选D。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题干中是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属于讨论法。所谓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属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故本题选A。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的产生是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相适应的,一名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因而教学效率不高。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D选项表述正确。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制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是突破了传统的按年龄分班的做法,而是按学生能力或成绩的差异,在同一个年级中编成不同的班级,是班级间分组。故本题选D。
1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故本题选A。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它是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题干中,张老师既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又注重思想情感的熏陶,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故本题选D。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2)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进一步提出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2.【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3.【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的概念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