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16 17:21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二)外铄论
三、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
1.遗传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二)环境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环境对人的作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其原因如下:(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
二、阶段性☆☆☆☆
三、不平衡性☆☆☆☆
四、互补性☆☆☆☆
五、个别差异性☆☆☆☆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学习心理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