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1-12-20 11:22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6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的课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地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压轴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同时也是为以后的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点作一个铺垫,因为人文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引起的。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说一说我的学生情况。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加深,思维要求提高,往往难于适应这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地域差异性。但地域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对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复杂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说出产生各种不同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3.能够运用地理的分异规律,解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进行图文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
2.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内涵
(2)理解并运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
理解并运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地图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小组讨论学习法、列表对比法、师生互动学习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说说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境情导入。
结合同学们的旅游经历与地理常识,引导学生说出从我国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东南沿海到东北地区,从高山山脚到山顶(如西岭雪山等学生可能去过山地)分别有哪些主要的主要自然景观。从而提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从而提出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呢?这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布有何规律?由此引入新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郭爽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