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20 15:25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类型。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同化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上而下,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改变,知识得到某种充实。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都属于同化性迁移。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的分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或时间,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分类。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所以A正确。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所以BCD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理论。传统学习迁移理论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说;当代迁移理论包括: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理论、情境迁移理论。故本题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类型。根据迁移的性质,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A选项,在数学负数运算时使用正数的规则,会干扰负数的学习,属于负迁移。故本题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的分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先”学习的拼音“干扰了”“后”学习的英语,在性质上是负的,在方向上是顺的,所以属于顺向负迁移。故本题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D符合学习迁移的定义。A选项属于原型启发,C选项属于学习现象。D选项属于学习策略。故本题选B。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正迁移。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题干中小英学会加法后很快学会乘法,体现了加法对乘法的正迁移。故本题选A。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迁移。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例如,学习了“日”“月”对学习“明”的影响。与题干的描述相符。故本题选D。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相同要素说的观点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网球和羽毛球存在共同成分,容易迁移,属于相同要素说。故本题选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题干中符合特殊迁移的定义。故本题选C。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形式。故本题选C。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故本题选A。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种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两类。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是指抽象概括程度不同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分为由下而上的迁移和由上而下的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故本题选A。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迁移的因素。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7)智力与能力;(8)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的特点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故本题选B。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系转化理论。关系转化理论代表人物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认为“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故本题选C。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沃尔夫。该理论认为迁移的发生是自动自发、无条件的。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故本题选A。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验类化理论。经验类化理论代表人物是贾德,他用著名的“水下打靶(也称水下击靶)”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故本题选C。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
(2)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后再学习英语,因为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在书写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发音不同。因为先学习汉语拼音后学生对相应的字母形成了初步的表征,当学到英语时同样的字母但是发音不同,使得学生对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发音出现混淆。即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后对他学习英文字母的负迁移影响。
2.【参考答案】
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7)智力与能力;
(8)教师的指导。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