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21 16:28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 )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仪表
2.下列选项中,体现皮革马利翁效应的是( )。
A.读一年级的小华成绩比较差,由于受到王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成绩逐渐好转
B.读二年级的小李学习刻苦认真,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刘老师十分热爱教学工作,经常耐心辅导班里成绩较差的学生
D.小淑上课睡觉,被班主任点名批评
3.教师认为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好学生。这种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是( )。
A.教师控制点 B.教学反思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操作能力
4.张老师认为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教育工作,不能固守于教学常规,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改革都值得去尝试。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生活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5.当一名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压力时,他可能会对班级中学生的求助变得冷漠、麻木,不能热情回应学生的情感需求,这属于教师职业倦怠中的( )。
A.情绪衰竭 B.去人格化
C.低个人成就感 D.自我封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A选项中正式由于王老师通过表扬,来激励小华不断努力学习,才取得了好成绩。故本题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C符合题意。教师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的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的或内部的原因的倾向。题干描述符合教学效能感的定义,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论。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其中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题干中,张老师开展教育工作强调以学生为本,属于关注学生阶段的特征。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倦怠。玛勒斯等运用量表形式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耗竭感、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其中,去人格化又叫去个性化,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用冷漠和忽视的态度。去个性化的教师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对待有些学生像对待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用带有蔑视色彩的称谓称呼他们;用标签式语言来描述个别学生。题干中的描述符合去个性化的概念,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