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22 15:57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在上课期间,教师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开小差,应在不打断课程进行的前提下,私下提醒学生。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公开批评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避免打断课程的进行,占用上课的时间,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张老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激励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正确的。因此,B、D项排除。C项所表述的合作意识题干中并未体现,所以排除。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多元化。题干中段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没有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故本题选D。
4.【答案】C
【解析】“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强调,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题干中,曾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经验,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故本题选C。
5.【答案】C
【解析】大声呵斥小朋友是一种对幼儿尊严的侮辱,是不适合的做法。故本题选C。
6.【答案】A
【解析】针对调皮捣蛋的小明,杨老师不仅没有放弃他,而是经常和他谈心,鼓励他学习。杨老师做到了能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故本题选A。
7.【答案】C
【解析】题干中,王老师只知道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创新,认识不到本班学生的差异性,这些都是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C项和题干没有关系。故本题选C。
8.【答案】A
【解析】“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空间,要求教师要信任学生,时常鼓励学生。题干中的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没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故本题选A。
9.【答案】B
【解析】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应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故本题选B。
10.【答案】C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曾老师基本不让学生上课发言的做法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中武老师的保教行为体现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独特的人,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了解呱呱内向又胆小的性格后,武老师决定让呱呱担任幼儿园的“勇敢小队长”,尊重了儿童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因材施教。
(2)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要平等对待儿童,促进儿童人格发展。材料中武老师能尊重儿童的人格,鼓励支持内向的小朋友。老师促进儿童富有个性、自主的人格发展,实质上是为儿童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当呱呱当上“勇敢小队长”之后,一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内向胆小,但是在武老师和小朋友鼓励下,逐渐变得大方了,看到了儿童的发展潜力,满足了儿童发展的需要。
总之,武老师的行为符合“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教育观试题
下一篇: 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