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1-12-22 17:19 福建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消极心理状态的干预策略。小贺长期消极的心理状态不利于个性成长,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评价培养小贺的自控信念,也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帮助小贺走出消极状态,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反馈的作用,并在反馈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小贺正确归因,重塑自信,从而改变小贺的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选项D的干预策略不恰当,应当允许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酝酿效应。选项A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选项B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选项D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根据题意,故本题选C。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题干中许多同学还会主动去模仿小博的良好行为,试图与小博在态度和行为上保持一致,这些学生正处在认同阶段。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父母在与子女沟通的方式。父母在与子女交流沟通时应“多建议、少命令”充分尊重他们,并使子女能在心理上感受到。遇到事情不要一味的用命令的语气,如:“必须”“马上”“一定”等等,而要用商量,探讨式的语气,如“能不能”“好不好”之类的。选项ABC带有命令和不尊重的成分,这些沟通方式是不正确的。故本题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强化的作用,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李老师对进步的学生给予奖励属于强化,运用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故本题选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小麦
上一篇: 2022福建教师招聘教综模拟题49
下一篇: 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心理健康试题及解析10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