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teacher.net 2021-12-23 10:10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第二节 世界科技常识
一、西方科学家主要成就
(一)西方古代科学家的代表
(二)近现代科学家的代表
姓名 | 国别 | 成就 |
哥白尼 | 波兰 | 日心说的创立者 |
伽利略 | 意大利 | 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改进望远镜观测天体;发明了温度计 |
牛顿 | 英国 | 创建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 |
达尔文 | 英国 | 代表作《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
哈雷 | 英国 | 正确预测了彗星作回归运动的事实 |
法拉第 | 英国 | 提出电磁感应学说 |
居里夫人 | 法国 |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2次诺贝尔奖的人。 |
爱迪生 | 美国 | 被称为“发明大王”;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 |
富兰克林 | 美国 | 发明了避雷针 |
爱因斯坦 | 德裔美国 |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提出了相对论 |
魏格纳 | 德国 | 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普朗克 | 德国 | 创立量子力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伦琴 | 德国 | 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 |
凯库勒 | 德国 | 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 |
门捷列夫 | 俄国 | 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
弗莱明 | 英国 | 发现青霉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
拉瓦锡 | 法国 | 提出并阐明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即燃烧的本质是物体与氧的化合 |
开普勒 | 德国 | 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即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调和定律 |
二、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领域 | 时间 | 国家 | 发明者 | 成就 |
纺织工业 | 1765年 | 英国 | 哈格里夫斯 | 珍妮纺纱机 |
动力 | 1785年 | 英国 | 瓦特 | 改良蒸汽机 |
交通运输 | 1807年 | 美国 | 富尔顿 | 轮船“克莱蒙号” |
1825年 | 英国 | 史蒂芬孙 | 火车“旅行者号” |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领域 | 时间 | 国家 | 发明者 | 成就 |
电的使用 | 1866年 | 德国 | 西门子 | 研制发电机成功 |
1876年 | 美国 | 贝尔 | 电话 | |
动力 | 19世纪70、80年代 | — | — | 内燃机研制成功 |
交通运输 | 1903年 | 美国 | 莱特兄弟 | 飞机 |
1886年 | 德国 | 卡尔·本茨 | 汽车 | |
化工技术 | 1863年 | 瑞典 | 诺贝尔 | 炸药 |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领域 | 时间 | 国家 | 成就 |
空间技术 | 1957年 | 苏联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69年 | 美国 | 第一次登月 | |
原子能技术 | 1954年 | 苏联 | 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
电子计算机 | 1946年 | 美国 |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
第三节 科学与生活
一、自然地理常识
(一)宇宙中的天体
1.星体
恒星 | 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星体,比如太阳和大多数发光的星星 |
行星 | 自身不发光、具有一定质量并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比如八大行星 |
彗星 | 俗称“扫帚星”。按抛物线轨道与恒星擦肩而过的,或者按曲率很大的椭圆轨道绕恒星转动的星体。是由雪、尘埃、氨气构成的,当靠近太阳时,因被加热,雪化成水蒸气而形成彗尾 |
卫星 | 绕行星转动的星体,比如月亮、人造卫星、木星的各个卫星 |
流星 | 在划过大气层时发光发亮的星体。公元前687年“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 是世界上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
黑洞 | 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连光也不能逃脱,但黑洞也会释放出部分射 线,是科学家首先从理论上进行预言的特殊天体 |
2.太阳
3.地球
4.月球
(二)天体运动
1.日食
2.月食
(三)地球大气及地壳运动
1.地球大气层
名称 | 定义 | 特点 |
对流层 | 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 |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平流层 | 位于对流层之上,散逸层之下,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 | 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
电离层 | 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 | 会有极光和流星出现 |
2.地震
3.气象和地质灾害
(1)气象灾害
(2)地质灾害
(四)山川湖海常识
二、物理学常识
(一)光学常识
(二)声学常识
(三)物态变化
(四)物理效应
三、化学常识
(一)常见气体
(二)常见化学物质
四、生物学常识
(一)生物工程技术
(二)生物进化
(三)血细胞
(四)血型
(五)遗传变异
(六)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七)其他常识
五、生活常识
(一)煤气
(二)水
(三)电
(四)食品
(五)交通标志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刘绍文
上一篇: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之艺术鉴赏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